《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ppt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课件

二、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 ?????飞来山上千寻塔(??? )《登飞来峰》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中庭(????? )????????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一词多义 答案: 1.寻找;不久;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 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一起; 通“举”,推荐,选拔 词类活用 相与步中庭:名词作动词,译为:散步 古今异义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闲人: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此句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三、句子赏析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四、作者思想感情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有哪几层? 闲人的含义(1)被闲置之人即被贬官之人。为不得志的自嘲之语。( 2)指清闲自在之人,可见其能自解、自慰,表现了作者旷达胸襟。 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 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来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 者怎样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人生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 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5、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 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 内容及写法理解 ???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达观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月光洒在地面上比作积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交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答题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3.用现代汉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