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和堂吉诃德对比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格瓦拉和堂吉诃德对比研究

切格瓦拉和堂吉诃德对比研究    内容摘要: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塑造的经典角色堂?吉诃德以其疯癫的形象,单纯的思想及对理想的坚持成为了我们心中理想主义英雄的化身。理想主义情怀与实干精神兼具的切?格瓦拉被很多人看作现代的堂?吉诃德。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经年不朽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熠熠生辉?面对自己的理想,是否他们选择的为之奋斗的道路也是相同的?    关键词:堂?吉诃德 切?格瓦拉 理想主义 塞万提斯    上个世纪,他拥有“浪漫主义的冒险家”,“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红色罗宾汉”,“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的”,“尘世的耶稣”等令人目眩的称号。今天,摆脱了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枷锁,他的头像成为了时尚符号,理想主义的标志被印在T恤上,酒吧的墙上,游行示威的标语上。他就是切?格瓦拉,一个悲情的理想主义者。在人们心中他永远年轻,不只是因为他英年早逝,我们没有看到他成为步履蹒跚的老人,而是因为他那为了理想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永远感动着我们。说到悲情的理想主义,也许很多人心头会浮现另一个名字――堂?吉诃德。问世于17世纪初的西班牙文学著作《堂?吉诃德》预言了近代意义上的理想主义命运的悲剧。沉迷于骑士小说的男主人公堂?吉诃德忍受孤独满怀壮志一生寻求公平与正义却为人不解并被嘲笑当成疯子。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荒诞喜剧色彩的人物至今让人动容使人难忘。更有不少读者甚至是文学大师为其伤心落泪和震惊倾倒。堂?吉诃德和切?格瓦拉,两人形象差异太大了。前者信奉骑士精神后者敬仰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前者着一身盔甲,典型的中世纪骑士的打扮,眼神忧郁,而后者头戴贝雷帽充满了革命斗志目光激愤,他们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都相去甚远,但作为理想主义者,这两个人又是惊人的相似。他们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无谓风险将生命置之肚外,理想就是他们生存及奋斗的动力。同时他们也是孤独的,毕竟像他们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少数,他们面对的是大多数人的不解甚至是嘲笑与迫害。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经年不朽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熠熠生辉?面对自己的理想,是否他们选择的为之奋斗的道路也是相同的?二者成为理想主义者肯定有着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比较和研究。    一.家庭背景    埃内斯托?格瓦拉于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一个声誉卓著的家族,祖先约瑟?德?拉?塞尔纳曾是西班牙最后一任驻秘鲁总督。因年幼患有哮喘,他不得不在家长期学习,在母亲这位老师的引导下,他热爱上了阅读。五岁便开始阅读经典冒险小说,尤其是《堂?吉诃德》,燃起了他极大的冒险的热情。格瓦拉的父亲为人正直,热心时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开始后,他建立了西班牙人庇护所,前来避难的人们给年轻的格瓦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第一次亲历政治及社会。姨夫姨母是阿根廷共产党人,经常与格瓦拉谈论社会时事。受这个有着一定左翼思想的上层家庭的影响,格瓦拉从小便对政治十分热衷。而熟读马克思,恩格斯作品则为他后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家庭环境对他的坚毅性格的养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深远。    与格瓦拉不同,堂?吉诃德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家中有―个四十来岁的女管家,一个二十来岁的外甥女,还有两个好朋友,分别是村里的神父和理发师。生活悠闲的堂?吉诃德唯一的嗜好便是读骑士小说,读得入了迷,便不打猎,不管家事,后来竟然变卖家产去买这类书。他相信书中所描述的都是真的,他脑子里满是魔法、决斗、漫游、恋爱以及书中种种荒唐无理的事,凡是书中所写的他都信以为真,经常在村子里和人们聊书中的故事,并见人就与人议论书中的骑士精神。整天不分黑白的读着这些书,逐渐失去了理智。朋友和家人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劝说无望,认为他疯了。因此,孤独的堂?吉诃德怀抱着游侠骑士的梦想独自冒险。    二.冒险经历    切?格瓦拉被法国哲学家萨特称为“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自上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格瓦拉已成为青春、激情、理想主义的代名词。1950年,年仅22岁的格瓦拉与好友阿尔贝托一起,骑自行车漫游阿根廷北部,启程时,两个年轻人只带着堂?吉诃德式的梦想,“我的脚跟又一次感觉到了罗西南德的肋骨,我手持盾牌,重新上路。我们根本没有想过途中会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的眼里只有前方路上飞扬的尘土,而车背上的我们正风雨兼程,风驰电掣般地向北挺进”。次年,他们同骑一辆旧摩托车游历拉丁美洲。他们沿着大西洋海岸,穿越潘帕斯草原,跨过安第斯山脉,驶入智利,一路向北,8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5个国家。在旅行中他亲身感受外面的世界,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他曾回忆说“在那些孤单和绝望的人当中存在着最高尚的团结和友爱。也正是这次旅行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