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垂虹石桥孔数长再探究
垂虹石桥孔数长度再探究
吴国良
吴江垂虹桥,旧名利往桥,俗呼长桥。自宋庆历八年(1048)六月二十八日始建木桥至今,即将迎来它970岁的生日。作为中国古代名桥,垂虹桥曾辉煌一时,尤其是改建为联拱石桥后,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更是彰显于世。然而,这第一长桥到底有几孔有多长,历代众说纷纭,十分遗憾地成了历史之迷。
考古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野外考古和书斋考古。所幸垂虹桥尚有东西两端元明遗存,我想由此入手,给合史料比照,这或许是一条较为简便有效的考证途径。
1995年7月,在垂虹桥西端遗址建“垂虹遗址公园”,施工过程中先后挖出了11孔桥洞,后对其中的7孔进行了修缮。是为西端遗存,长32米。2004年11月,在垂虹桥东端遗址进行垂虹景区建设过程中,又发现了9孔桥洞,以及桥堍、牌坊基础、汇泽亭地坪石。随即实施清理维修,并接建了1孔刚性墩桥洞。是为东端遗存,全长52.28米,其中桥洞长44.48米,桥堍长7.8米。东西两端遗存之间为1967年垂虹桥倒塌后的河面,经测为195.6米。考虑到坍塌部分(包括3孔大桥洞,6孔大洞左右次孔,若干小桥洞,以及垂虹亭),基本上为民国四年(1915)所修,故依据当年施工资料可推算小桥洞之孔数。民国四年编印的《重修垂虹桥徵信录》中,载有当时所用圈板尺寸,为五尺长,二尺面,七寸厚,即长1.65米,宽0.66米,厚0.23米。据此,刘延华女士在所撰《垂虹桥历史探渊与保护修缮》文中对桥洞跨度作了推算:若大洞以每跨九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9.95米,3孔计29.85米;若大洞左右次孔以每跨七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7.86米,6孔计47.16米。现以河面195.6米,减去上述9孔数据,剩馀118.59米,应是小桥洞和垂虹亭的长度。若小洞以每跨五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4.32米,垂虹亭以一小洞计,经推算,小桥洞约有26孔。至此,自垂虹桥西端目前所见遗存,一直延伸至东端遗址桥堍,全长约280米,桥洞约52孔。
元泰定二年(1325),垂虹木桥易石重建,袁桷在《重建长桥记》中记“为梁六十有二”。这是最早的62孔记载。此后,明成化七年重修垂虹桥时梅伦所撰《重修长桥记》、明弘治《吴江志》、明嘉靖《吴江县志》、《明史·河渠志》林应训万历五年苏松水利条陈、清康熙五年重修垂虹桥时金之俊所撰《吴江刘邑侯重修利往桥碑记》、清康熙《吴江县志》、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清乾隆《苏州府志》、清乾隆《吴江县志》、清金学诗《修筑垂虹桥议》、清同治《苏州府志》、清王树人《松陵人物汇编》、民国四年丁祖荫《重修垂虹桥记》和金祖泽《重修垂虹桥记》等都从此说。
62孔,是文献中垂虹石桥孔数的主要一说。下面即以此对接垂虹遗存,继续进行探讨。现以62孔计,除去上面推算的52孔桥洞,尚有10孔之差。那么,它在何处呢?只有两种可能。一在东端,但东端遗存已见桥堍,且出土牌坊基础和汇泽亭地坪石。再往东,在近年的城市建设中未有文物遗迹发现的听闻。因此,这种可能似可排除。另一在西端。据前述刘延华女士文章所记,1995年出土的11孔桥洞,因路面与桥面高差达到65厘米,所以仅修缮了靠东的7孔,而将其他桥洞回填,其中有数孔在今公园路下。文中还回忆,当年负责供电局承装所大楼基建的有关人员,曾提供过在大楼打桩时发现疑似桥洞的信息。对此说法,或许会有质疑:公园路原系城墙所在,承装所位于城内,垂虹桥怎会穿城而建,这不合常理。孰是孰非?笔者以为,一则,文章所言乃作者亲历亲见亲闻,当为可信。再则,更不能忽略了吴江建城的重要史实。据清乾隆《吴江县志》卷六城池记载,吴江城最早建于后梁乾化元年,后南城废,仅存北城。“(宋)嘉祐二年,知吴江县裴煜复建南北二门。元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札牙进重建北门。十六年,张士诚据有其地,乃拓而大之,今县城是也。”由此可知,吴江建置一定规模且与垂虹桥有所关联的县城,时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晚于元泰定二年(1325)三十馀年。也就是说,桥建在先,城建在后,并非垂虹桥穿城而建,而是城墙建在了垂虹桥之上。这可能当年张士诚建城时,这里已沦为了陆地。
垂虹石桥的孔数除了62孔之外,尚有72孔、64孔、105孔三说。
72孔之说,最早见于元陶宗仪所撰笔记《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六“吴江长桥”条:“吴江长桥七十二间,作桥者僧从雅师立总其役,崇敬率众以给其费,居士姚行独任劳以终事。经始于泰定乙丑二月,期年而成。后九年,州守的斤海牙作钜阁,奉观音像于上。”接着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钱溥所撰《重修垂虹桥记》:“……是桥也,实据两浙八闽之冲,……盖要地也。桥袤千有馀尺,下开七十二洞。……历岁滋久,崩隤日甚,行者病焉。去年冬,巡抚御史高唐刘公魁过而见之,召治县者修之,……其邑有故义官屠晟之妻赵氏闻之,……乃出白金千馀两。经始于其冬,不三月遄复其旧,焕然维新。”此后,一些志书(如明正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