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的应用-地质调查出版物管理系统.PDF

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的应用-地质调查出版物管理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的应用-地质调查出版物管理系统

·2152·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6 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的应用 * 刘俊 吴淑玉施剑刘鸿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市 266071 1.引言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主要遵循惠更斯(Huygens )原理和费马(Fermat) 原理,斯奈尔 (Snell )定理描述了射线穿过界面时波的传播规律,地震波的走时包含了传播介质丰富的速度信息 [1]。地震初至波是指从激发点出发,经过在介质中传播,最先到达接收点的地震波,初至波包含直达 波、回转波连续折射波、折射波或者多个层折射波的组合[1,2]。在地震所有波场中初至波较易获得, 能量比较强,也比较容易识别和追踪,因此初至波层析成像广泛应用于近地表速度调查、叠前深度偏 移速度建模等领域[3, 4]。初至波层析成像主要方法有四类:基于高频近似射线理论的最短路径方法、 基于程函方程的数值解方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前构建法、基于频率域波动方程方法[2]。 南黄海崂山隆起位于盆地的中部,崂山隆起是南黄海盆地二级构造单元稳定区,也是下扬子板块 面积最大的稳定区,平均水深 50 米,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新生代地层薄,约 800 米厚,在新生代底 界面存在高速屏蔽层,使得地震波有效信号很难往下传播,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中-古生界地层地 震反射信号同相轴难以识别。崂山隆起区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主要原因为[3]:1.浅层强屏蔽层的存在。 在崂山隆起区中生代地层几乎剥蚀殆尽,新近系直接覆盖在中古生界地层之上,两者阻抗差异大,产 生强阻抗界面,严重影响气枪震源能量向下穿透,同时检波器也很难接收到中深层地层反射界面传回 的地震能量;2. 中-古生界地层反射系数弱。深部中-古生界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其 速度、密度差异较小,反射系数本身较小,难以形成较强的反射界面。 根据南黄海崂山隆起地震地质特点,大容量震源长排列地震数据可以记录到部分中-古生界地层 初至波信息,因此采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来揭示高速屏蔽层下的速度变化信息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 法。 2.主要方法 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的优势在于仅需要初至波的走时,对初至波的类型并无具体要求,通过射线 追踪正演、非线性迭代反演,得出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首先在地震数据炮域和道域上分别拾取地震 初至时间,确保初始拾取的精度;然后根据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建立初始速度模型;设定运算网格大 小,通过射线追踪正演,不断修正模型,使正演计算走时与实际地震走时的时差在约定值范围内,最 终得到最终速度模型,从而揭示高速屏蔽层下中-古生界地层真实速度变化。 3.结论 通过初至波层析反演可以看出在高速屏蔽层下速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当 T2 界面(高速屏蔽层) 比 较平缓时,对应其下伏地层速度相对平稳;当 T2 界面出现小的凸起、起伏较大时,其下伏地层速度 变化较大,比较尖的凸起,下伏地层速度大多为低速,预测其岩性为泥岩,相对比较圆滑的凸起,对 应下伏地层速度大多为高速,预测其岩性为灰岩,可以为为后续地震资料解释和速度建模提供有力的 证据。目前利用初至波层析反演的速度深度约 1.6km,揭示更深地层的速度还需要更大偏移距的数 据,如海洋 OBS 数据,另外由于海洋二维地震采集会接收到侧面地震反射折射信息,同时还存在电缆 羽角,这些因素会影响初至波层析反演的精度。 基金资助:国家海洋局海底重点实验室基金(KLSG1603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 质重点实验室基金(MRE201318 )。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6 ·2153· 参考文献 [1] 刘振东,吕庆田,严加永,等. 庐枞盆地浅表地壳速度成像与隐伏矿靶区预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12): 3910~3922. [2] 赵烽帆,马婷,徐涛.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计算方法综述[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3): 1102~1113. [3] 高顺莉,张敏强,陈华. 大震源长缆深沉放地震采集技术在南黄海中古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