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阵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阵地

PAGE \* MERGEFORMAT 1 “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的阵地 ——鲁迅保存的《莽原》时期青年作者稿件研究 陈 洁 摘 要:鲁迅编辑《莽原》、《国民新报副刊》,主要将它们作为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培养新的青年批评主体,并明确提出了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文学观,文体选择以杂文为主。青年作者有意识地创作鲁迅期待的议论性批评性文章,有了明确的杂文创作意识,并向鲁迅编辑的报刊投稿。经鲁迅收藏,保存至今的青年稿件就有二百多篇。鲁迅有明确的编刊思路,对大部分来稿不甚满意,而且并不选用虽然质量高、但宗旨不同的来稿,其中包括刘半农、废名等作者的来稿。废名向鲁迅的投稿《也来“闲话”》未能发表,成为一篇佚文。青年作者的杂文创作明显受到鲁迅影响。 关键词:鲁迅;《莽原》;《国民新报副刊》;废名;“文明批评”;“社会批评” 1920年代,鲁迅在北京多所高校、中学任教 当年听过鲁迅授课的青年,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过鲁迅当年上课的情形。董秋芳《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在北大授的是‘中国小说史’,讲授间随时加入一些意味深长的幽默的讽刺话,使听者忘倦,座无隙地。”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另有冯至《笑谈虎尾记犹新》。分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 上册),北京: 当年听过鲁迅授课的青年,后来在文章中回忆过鲁迅当年上课的情形。董秋芳《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在北大授的是‘中国小说史’,讲授间随时加入一些意味深长的幽默的讽刺话,使听者忘倦,座无隙地。”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另有冯至《笑谈虎尾记犹新》。分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 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15页、第120页、第331-332页。 李霁野《忆鲁迅先生》中回忆,《语丝》大概是“继《新青年》之后最为一般喜爱文艺的青年所期待的”,周氏兄弟的文章“都有自己人格的印记,深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冯至《笑谈虎尾记犹新》:“鲁迅的文章,在《语丝》《莽原》等刊物上几乎每星期都有新的发表,我们争购、传诵、讨论,有时也和外地的朋友通信谈读后的感想。”分见《鲁迅回忆录》(散篇 上册),第107页、第331页。 李霁野也回忆道:《莽原》周刊“是鲁迅先生想用来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的园地。以后先生陆续编辑过多种期刊,主要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莽原》是鲁迅第一次真正主编的刊物。创办《莽原》后,鲁迅才真正开辟了自己的阵地。鲁迅屡次写出创办《莽原》的目的:“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但究竟做诗及小说者尚有人。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我之以《莽原》起哄,大半也就为了想引出些新的这样的批评者来,虽在割去敝舌之后,也还有人说话,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鲁迅:《250428致许广平》, 鲁迅:《250428致许广平》,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二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6月版,第56页。另参见《华盖集题记》。 鲁迅在高校授课所形成的人际环境,为莽原社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5年4月11日,鲁迅在日记中记录:“夜买酒并邀长虹、培良、有麟共饮,大醉。”《鲁迅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2006年2月第2次印刷,第560页。这便是莽原社成立的开始。此三人中,培良、有麟都是学生。向培良,1924年在中国大学学习时开始与鲁迅交往,鲁迅赴厦门前在女师大的讲演由他记录整理《鲁迅全集》第17卷,第 《鲁迅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2006年2月第2次印刷,第560页。 《鲁迅全集》第17卷,第56页。 高长虹:《一点回忆》,《鲁迅回忆录》(散篇 上册),第179页。 参见高长虹《走到出版界》:“自我从伏园处得到消息,于是鲁迅之对于狂飙,我已确知之矣。在一个大风的晚上,我带了几份《狂飙》,初次去访鲁迅。”《狂飙》周刊第五期,1926年11月7日,第141页。 荆有麟:《鲁迅回忆断片》,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