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出土墓志词汇研究和汉语大词典修订
南京出土墓志词汇研究和汉语大词典修订
摘 要:墓志是我国汉魏以来丧葬习俗的产物,近几十年来,出土墓志作为原始文献资料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视。墓志对研究当地文化民俗、社会制度、语言文字和篆刻书法艺术等都具有传世文献所无法比拟的学术价值。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卷?贰 南京》为例,探索其语料在训诂学、辞书学上的重要价值。将其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照,发现《汉语犬词典》在例证方面还存在着的缺失。本文利用出土文献语料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 《汉语大词典》 例证 修订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卷?贰?南京》(以下称《南京卷》)由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共同整理编纂,是“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之一,《南京卷》一书已于2014年12月出版。该书分上下册,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南京出土的历代墓志共320合、500余方,并将拓片和释文合刊出版,约50万字,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六朝和明代墓志最具研究价值。由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简称《大词典》)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大型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辞书,在编纂的过程中,大量地参考了出土文献资料。
《大词典》修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释义的质量,而例证是词语释义最科学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词目浩繁,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1]。它的例证存在一些疏漏,我们将利用出土墓志文献所载词汇的深入研究,不断去打磨修订。王云路十分重视发掘汉语研究的新语料,她认为碑刻文献数量丰富、时代明确、可靠性强,具有不可替代的语言价价值。[2]关于例证的重要性,董志翘指出,例证是语文词典的重要部分。如果说精当的释义是骨骼,那么合适的书证便是它的血肉。因为词语的确切含义往往需通过书证中上下文语境的限制才能表达清楚。所以书证除了体现词语的时代、出处及词义的形成、发展、变化线索外,还起着辅助解释词语的作用。[3]杨超指出,例证在词典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而:证明释义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说明语源及其流变;补充释义的不足;说明用法。[4]法国《新小拉鲁斯字典》(Nouveau Petit Larousse)的卷首语:“一部没有例句的词典只是一堆枯骨。”[5]无论怎样好的注释,总不如举例来得明白。吕叔湘认为,例句选择得好,说明的话就可以简单些,读者能从例句上悟出道理(规律),说明的部分只要点一下就行了。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例句,说明部分使多大的劲也不容易让读者完全领悟。[6]
《大词典》在编纂时力求使第一条书证成为文献中最早的用例,最后一条书证成为文献中的最晚用例,这一原则值得学习和推广。然而大量出土文献的整理证明,依据传世文献确定所贮存词语的使用年代,往往要晚于出土文献中的用例,长则相差千年,短则亦距数十载。从《南京卷》中搜集了一些《大词典》在例证方面存在疏失的词语,本文分别从补足书证、提前书证两个方而试举一两例,为有义项无例证的词目提供例证,亦为例证偏晚的词目提前书证使用年代。
一、补足例证
“例不十,法不立”,而《大词典》中却有很多“孤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词典》作为大型语文辞书的权威性。在传世文献中找不到例证时,利用出土的墓志资料进行补充不失为好的选择。今列举《南京卷》中一些典型例子,并加以分析,使这部分语料成为补充《大词典》例证最直接可靠的材料。
【践登】
《大词典》“践登”条释作“登临,登上”,仅引《南齐书?丰城县公遥昌传》:“上逼太后之严令,下迫?t臣之稽颡,俯从亿兆,践登皇极。”一例孤证,可补墓志之例。《南京卷?左威卫大将军琅琊太尉侍中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崇徽九命,践登三事;戴珥貂蝉,帝闼人侍。特指登基,继承帝位。”“践者,登也”,登临。《文选?贾谊》:“然后践华??城,因河??池。”李善注引晋灼曰:“践,登也。”《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俱慈顺墓志》:“今上之践登大祚,莫不任重喉舌,寄惟腹心”。历代传世文献也可补充可靠例证,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诗:“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但是“践”在先秦时期也特指“登基,继承帝位”,《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践登”为同义词有“践?N”“践居”等,这些词语都可以表示“登临”义,多指登上地位。《大词典》中这三个词目的例证都为孤证,希望该书修订时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杰济】
《大词典》“杰济”条释义为“特出而旺盛”。仅引《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论》:“策英气杰济,猛?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一例,该词一直沿用至宋代,可补墓志文献之例,《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南宋故赠宁武军节度使刘公(宝)墓志铭》:“诘旦,贼骑大至,公徐出兵,英气杰济,凡三战而三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