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和思考.docVIP

南京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和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和思考

南京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和思考   摘 要:本文以南京居住区游憩地为调查对象,总结植物配置模式,并从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和乡土性、游憩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植物景观和居民游憩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等多个层面加以分析,提出改善游憩地植物景观的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城市居住区游憩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居住区游憩地最贴近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居民游憩活动和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研究南京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的现状,对提高南京市居住区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举例分析   样地面积约750m2,南面以落叶大乔木+灌木色块为主,利于阳光的通透;北面为常绿乔木+灌木球+色块的组合,阻挡冬季寒冷的季风。植物种类丰富,层次分明。上层乔木以龙爪柳和柳杉等耐水湿植物为骨干树种,局部孤植大体量的香樟、香橼和榆树。龙爪柳柔条拂水、柳杉挺拔通直,线条之间水平和垂直的对比强化了水体的开阔感和纵深感;香樟绿荫浓密、香橼硕果累累、榆树秋叶斑驳,舒展的树冠界定出树下休憩空间。中层配植多种观花、观叶小乔木和大灌木。下层灌木有红花檵木、云南黄馨、栀子、毛鹃、凤尾兰、龟甲冬青、金边黄杨、海桐等;地被有玉簪、铺地柏、花叶蔓长春等。植物景观精致细腻,有丰富的色彩和肌理。特色植物香橼为江浙一带名贵庭院观赏树种,集绿化、观果、闻香、装饰、药用等于一身,体现了传统江南居住文化,为整个小岛景观增添亮点。不足之处是水生植物种类较少,缺少水体和岸线间的湿地景观(见图1)。   2 游憩地植物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南京市居住区为例)   植物景观具有景观作用、生态作用,还拥有影响人们行为心理和情绪的作用。调查发现,居住区游憩地的实际规划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重景观,轻实用   热衷于营造优美的视觉景观,却忽视居民使用时的需求。汇林绿洲紧邻中心水景池的一块样地,由花架和两侧的绿地共同组成,花架作为视觉廊道把视线引向开阔的水面,花架两侧的植物作为竖向要素围合出最佳视域。居民穿过花架抵达池边,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然而花架上层多为常绿乔木,居民冬季在花架下活动时,会因阳光不足而感到寒冷,植物配置未考虑游憩地使用的舒适度。文化名园的一块宅间组团绿地郁郁葱葱,但样地内没有围合性空间;植物集中在绿地中间布置,密集且拥挤,拒绝人的进入;四周草坪空旷冷清,又使人缺乏安全感和无所适从。华能城市花园凉亭南侧和汇贤居的凉亭东侧灌木也过于浓密,使人感觉封闭压抑。此外,在植物的选择上没有很好的考虑到植源性污染的问题,如天悦花园和金陵名人居风媒植物使用较多,容易引发居民花粉过敏。   2.2 重装饰,轻生态   缺乏对绿化生态作用的深入了解,绿地率不低,但生态效益不高,如大量使用整形修剪的花灌木与草坪。草坪调温吸热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亚东城内还大量进行大树移植,而大多数乔木均长势欠佳,因此并未能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再者,景观的风格特点会影响人们买房的选择。因此,开发商会根据市场潮流提出各种设计要求,比如时下流行的各种水景景观。然而设计时通常很少深入考虑水体的自净系统和生态循环,大大增加了养护负担。   2.3 重施工,轻养护   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居住区游憩地在交付初期景观效果不错,但后期的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好景不长。表现在植物缺少及时修剪整形,使得整体景观效果凌乱、不协调;对出现病虫害的树木不能及时处理等。主要是一些年代较早的居住区和一些位于城市远郊的居住区。如天悦花园,植物生长过于茂密,休憩设施损坏严重,整个绿地给人杂乱破败感。文化名园中灌木球的修建养护也不到位,自然有余而整洁不够。   2.4 植物种类较少,多样性不够   许多居住区都注意运用一些居民喜爱的植物如香橼、杨梅、桂花等,对于地块上原有的一些乡土植物也能加以利用,如月安花园保留了一片原生态枫杨林,成为居民寻踪自然的好去处。华能城市花园尤其注意利用植物色彩的反差和对比,深色的常绿植物创造恬静安详的私密空间;浅色调的植物和色块则营造明亮轻快的开敞空间。然而整体上看,很多居住区植物多样性不够。植物种类单一、数量太少,易使人产生沉闷、疲劳的感觉。如天悦花园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中山花园城植物群落层次不够丰富;汇贤居和汇林绿洲色叶植物较少,观赏时序性较短。文化名园虽然种植了大量的观花植物,但花期大都集中在春季,植物景观有明显的季节性。   3 改善居住区游憩地植物景观的建议   3.1 植物景观功能应符合游憩地自身功能需要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更加考虑功能的合理化,植物景观设计应增强游憩地的亲和性和可达性,从而真正聚集人气,为民所用,为民所享。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