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地质条件和特征分析
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地质条件和特征分析
摘 要:通过对引江济淮工程中派河口泵站场地进行地质勘探,分析了派河口泵站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与特征,为泵站枢纽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泵站临近区域的地质条件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派河口泵站;地层岩性;地质条件
中图分类号 TV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124-02
Abstract:Through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Paihekou pump station in the project of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Huai river.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pump, which can also be a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areas near to the Paihekou pump.
Key words:Paihekou pump station;Stratigraphic lithology;Geological conditions
1 工程概况
派河口泵站位于江淮沟通段的起始段,布置在派河上游距离入巢湖口2.6km的转弯处,中心线与转弯段河道中心线相切,设计流量295m3/s,设计扬程4.8m。与泵站配套建设的有泵站引水渠侧进水闸,进水闸共计13孔,每孔净宽6.5m,底板高程为-1.4m。
泵站场区地貌类型属沿湖平原圩区,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5~7m。派河自西向东流过场区,注入巢湖,河道大致呈S型。派河现状两岸堤防堤顶高程10~12m,派河河道深泓高程最低约1~2m。
2 地层岩性
根据勘探孔揭露,将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分为以下几层:
素填土([Qml4]):以重粉质壤土夹轻粉质壤土为主,灰黄色,可塑,湿,局部为路基填土,以块石灰渣夹黏土为主,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厚0.70~4.70m,层底高程为6.10~7.90m。
①层中、重粉质壤土([Qal4]):灰、灰黄、青灰色,可塑,夹轻粉质壤土,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厚1.20~5.80m,层底高程为-0.30~5.34m。
①1层淤泥([Qal4]):灰色,流塑,饱和,属高压缩性土,层厚0.30~1.60m,?拥赘叱涛?0.97~5.90m,主要分布于派河河道中。
①2层轻粉质壤土([Qal4]):灰黄色,稍密,饱和。属中等压缩性土,层厚1.80~3.40m,层底高程为3.05~4.65m,主要分布于泵站附近表层。
②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Qal4]):灰色,软塑至软可塑,饱和。属高压缩性土,层厚0.50~9.40m,层底高程-6.60~3.86m,该层局部夹有轻粉质壤土,主要分布于节制闸、船闸附近。
④层重粉质壤土([Qal4]):灰、灰黄色,软可塑,湿。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层厚0.90~10.80m,层底高程-9.73~1.70m,工程区零星分布。
⑤层重粉质壤土([Qal3]):灰黄、黄、棕黄色,可塑至硬塑,湿。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本层在船闸、节制闸附近厚度一般1.6~7.5m;在泵站附近,分上、下两层,之间为⑤1层轻、中粉质壤土。上层厚度一般3~5m,下层厚度一般5~10m。
⑤1层轻、中粉质壤土([Qal3]):褐黄、青灰、灰、灰黄色,硬可塑~硬塑,饱和~湿,局部夹砂壤土。属低压缩性土,层厚0.80~17.40m,层底高程-20.43~-3.67m。
⑤2层中细砂([Qal3]):夹砂壤土,青灰、黄色,密实,饱和。属低压缩性土,层厚1.90~20.10m,层底高程-32.93~-13.12m。本层在泵站附近缺失。
⑤3层轻、中粉质壤土([Qal3]):青灰、褐黄色,硬可塑至硬塑,湿,属低压缩性土,层厚0.70~5.10m,层底高程-19.70~-16.30m。
⑤4层粉细砂([Qal3]):褐黄、浅红色,密实,饱和,属低压缩性土,该层未揭穿,已揭露最大厚度9.50m,最深层底高程-32.21m。
⑤5层中、重粉质壤土夹细砂([Qal3]):青灰、灰黄色,硬塑至密实,饱和,属低压缩性土,该层未揭穿,已揭露最大厚度11.30m,最深层底高程-33.30m。
⑥层含砾黏土([Qal+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