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性强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大气科学学报.PDF

对流性强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大气科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流性强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大气科学学报

25 5 Vol. 25 No . 5 2002 10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M eteorology Oct. 2002 : 1000-2022(2002) 05-0656-0 1 2 1 王孝波,  肖 辉,  杜秉玉 ( 1. , 210044; 2. , 100029) :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改进的三维强降水对流云数值模式, 在证明该模式可较好 地模 对流性强降水的基础上, 对199 年7 月21 日晨发生在武汉的梅雨锋强降水 个例进行模 , 深入分析云体结构、降水量等特征, 研究暴雨形成的云物理机制。作为 对比, 另外选取了陕西旬邑的一个强降水个例进行模 。模 结果表明, 武汉 个例云 发展较稳定, 雨水的形成主要是暖雨过程, 冷雨过程对雨水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地面 无固态降水, 雨滴直径、大雨滴浓度相对较大。虽然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各种降水 粒子最大含水量以及瞬时最大雨强等都不如旬邑的强对流云 个例强, 但累积降水量 却比旬邑的大。通过人为改变低层大气湿度的模 结果发现, 这次强降水的长时间维 持与低层充沛的水汽供应密切相关。 : 强降水;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 : 426. 611: P A , , , 199 7 , 7 20 22 [ 1] 73 , [ 2-5] , , , , 199 7 21 , , , , 1999 7 20 1 , , : 2001-11-19; : 2002-04-22 : G 199 040907-02-03 ; -4605 : ( 1977-) , , , . 5 : 657 , , [ 6] 199 7 20 22 ( 50 hPa) , , , [ 1] , , [ 7] , 7 21 06 07 1 h . 4 mm[ 1] , 10 min 22 mm[ ] 199 7 21 06 , 7 21 06 00 07 40 , 0 ( 1 ) 05 , 1 a b 1b , 16 km, 3 1999 7 20 0 , , 500 hPa , 20 , , 90 min 72 mm1c 1999 7 20 20 , 10 km, 3. 5 7 20 21 00 22 40 , 20 1199 7 21( a. 0 ; b. ) 1999 7 20 20 ( ) c . 1 ( ) ( ) 0 : 00 Fig The original a and adjusted b stratification curves at Wuhan at BST in July 21, 199 and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