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与习作.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格律与习作

对联漫述 对联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联句、对句等,俗称对子。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它的量词为“副”,不能用“首”或“条”称呼。   ?对联是竖写的,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在中间的上方,往往配有横额,横额又称横批或横披,概括对联的立意(虚额)或指明地点场所(实额)。  最早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拓展阅读 对联的具体分类 《中国对联大辞典》把对联分为:白话联、文言联、短联、一字联、长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祠联、寺观联、庭宇联、廨宇联、衙署联、试院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谐趣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文艺联、谜联、会场联、墓联等。 识对联必先识律诗 参考书: 王力《诗词格律》 中华书局 徐红火《诗词曲律常识》 四川人民出版社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上海古籍出版社 谢桃坊《诗词格律教程》 巴蜀书社 请判断下面的2首诗是古诗还是律诗,就你现有的知识,说明根据是什么。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忆东山》 不向东山久, 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第一首不是律诗。 1.《玉阶怨》是乐府旧题。(不是根本原因) 2.押了仄韵。(不是根本原因) 3.平仄不合。(根本原因) 四声、平仄和律诗的兴起 1.自然声律时期 2.南朝齐代永明年间,关于诗歌声律的理论兴起 周颙研究整理汉语的自然声调,发现汉语存在“四声”,著了《四声切韵》。 沈约著《四声谱》,自觉将四声运用于诗歌创作,追求音律的协畅。 3.“永明体” 顾炎武撰《音论》卷中谈“四声之始”,云: 《南史·陆厥传》曰: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汝南周颙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4.四声与普通话声调对应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声律启蒙》 律诗的用韵 1.律诗是双句押韵。 2.律诗押平声韵。古代少数人偶写仄韵律诗,但不是律诗的要求。 3.韵书。 对联以律诗二、三联为平仄基准 1、一般两字为一节奏,因此基本情形为两字一换平仄。以五言为例,即: 仄仄平平仄; 或 平平仄仄平。 2、对。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出句与对句在平仄关系上形成对立。 五言对仗形式。 ①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②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仄对仗形式: ? 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 ②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对联平仄格式 我们用“―”表示平,“∣”表示仄, “―”表示平声可仄,“∣”表示仄声可平,看各体律诗的平仄规则。 格式: 例诗: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 ―――∣∣, 洒空深巷静, ∣∣∣――。 积素广庭闲。 格式: 例诗: 李商隐《晚晴》 ?   ∣∣――∣, 天意怜幽草, ――∣∣―。 人间重晚晴。 格式: 例诗: 黄庭坚《登快阁》 ∣∣―――∣∣, 落木千山天远大, ――∣∣∣――。 澄江一道月分明。   格式: 例诗: 杜甫《登高》 ?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练习 一片丹心凌日月 云淡觉天遥 青山随雾远 满腔碧血洒云天 草枯疑地空 白鹤共云飞 文词对仗 对仗包括平仄对仗和文词对仗。 文词的对仗,指词性的相对和词组结构的相同、相近。 例诗: 黄庭坚《登快阁》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