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所有权的虚无化-中欧法学院旧站
财产法课程读书报告
“土地所有权的虚无化”之中国意义
——读《日本借地权制度研究》有感
潘辰唯
2012 年4 月23 日
中欧法学院2011 级 财产法课程读书报告 潘辰唯
“土地所有权的虚无化”之中国意义
——读 《日本借地权制度研究》有感
一、 选书缘由
作为非法本的同学,起初计划在这学期的财产法课程中细致读完一本名家教
科书则已。看到要求阅读物权法专著一册时,甚是迷茫,不知自身兴趣何在,更
不知学术热点关注何在。随着学习的深入,结合对我国社会实践中对物权法的讨
论,逐渐对被称为中国特色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然而,
从学校图书馆检索发现,以建设用地使用权为主题的专著稀有。一日,在各国法
律书架中浏览之时,偶得沈宏峰先生这本关于日本借地权的专著《日本借地权制
1
度研究》,即刻被封面摘要第一句所吸引,言之:“日本借地权是指以建筑物的
所有为目的的地上权或者土地租赁权,近似于我国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我
国近现代法律学习的对象之一,日本的相关制度一定能给予不同的观察视角与启
发,遂研读之。
二、 作者简介
沈宏峰先生现为上海的一名执业律师,早年求学日本,完成了法学的硕士和
博士学习。其硕士阶段已开始进行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日本借地权的比较研究。
可以说,沈先生是一名典型的学者型律师。
三、 内容概要
该书的写作目的是将日本借地权制度介绍给中国学者和立法者,以期引起学
界关于日本借地法对中国土地制度的启示和借鉴的讨论。以此为宗旨,该书共分
三编。第一编介绍日本借地法的基础知识;第二编在第一编的基础上进行学术上
的探讨;第三编翻译了有关借地法的几种主要法律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该书
引用了大量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均是一手资料整理,对于读者来说,增加了了
解国外制度的准确性。
1 沈宏峰:《日本借地权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年版。
2
中欧法学院2011 级 财产法课程读书报告 潘辰唯
四、 研究方法
该书的研究法以实证规则为主,辅之以制度史的考察。作者先以法律条文《日
本借地借家法》为框架逐一介绍借地权制度的基础知识;其次,通过介绍日本学
术界对借地权制度的探讨和借地权的相关司法判例展示了实践中对借地法的细
化和修补;最后,辅以对具有特色构造的日本不动产法作为背景介绍和比较英国
租业权制度提出了对日本借地权制度的展望。
五、 研究框架
第一编
日本《借地借家法》研究
日本借地权简介 借地权的法 借地权的对 借地条件的 日本定期借
定存续 抗力 自己借地权 变更和裁判 地权制度
(对应《借地借家法》
第1条-第2条) (第3条-第9 (第10条-第 (第15条) (第17条-第 (第22条-第
条) 16条) 21条) 24条)
第二编
借地权制度研究
借地权的对 建筑物区分所 日本借地更 日本不动产法 英国租业权的
价 有权和借地权 借地权担保 新制度中判 的构造特色 构成
例法的作用
六、 各章总结
第一编
第一章
本章的标题虽然是 “日本借地权的形成历史及其缺陷”,但实际上是对日本
借地权制度的一个鸟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