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版.doc

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版

2#~5#楼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板厚不足的预防 1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优先选用长条马凳(如图一)。搁置时按排连续放置,排间距不大于800mm,边排距端部边缘不应大于200mm。支撑件应置于板底钢筋以上,不得直接搁置于模板上。 (图一) 2 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小于1/3板厚。住宅工程楼板宜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当采用板分离式配筋时,应在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增设φ6.5@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 3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示,每1.5-2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 4 端部无搁置的板面钢筋应设置横向搁置钢筋(如图二)。 (图二) 二 填充墙砌体裂缝的预防 1 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 2 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14天后方可补砌挤紧,起头收尾均应用预制混凝土块抵紧。 3 空心砖填充墙与混凝土相交接处应用实心配砖排头。 4 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单边不应小于150mm。 5 门、窗洞边距框架柱、构造柱或墙小于200mm时,应设置现浇混凝土门、窗垛,且应按设计配置构造钢筋,并不低于(图三)所示构造要求。 (图三) 三 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的预防 1 禁止以结构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进行初装饰验收。找平层应采用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铺设,强度不低于C20,并留设试件。 2 表面应进行压光收面或压实拉毛处理。 3 楼地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 4 楼地面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四 顶棚开裂、脱落的预防 1 顶棚宜采用免抹灰工艺。 2 在批腻子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3 腻子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中耐水型(N型)的要求。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项目 技术指标 N型 容器中状态 无粘结,均匀 施工性 刮涂无障碍 干燥时间 5 打磨性(%) 20~80 耐水性 无异常 耐碱性 无异常 粘结强度 标准状态 0.5 浸水后 0.3 低温贮藏稳定性 -5℃冷冻4小时无变化,刮涂无困难 五 内墙抹灰、空鼓、开裂、起砂的预防 1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端部应延伸不少100mm,且应固定牢实(如图四)。 (图四) 2 混凝土、填充砌体等基层应先进行界面处理。 3 抹灰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4 当抹灰总厚度超过35mm时,应采取挂网、掺外加剂等抗裂加强措施。 六 外抹灰空鼓、开裂及外墙渗漏的预防 1 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体等材料时,墙面应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 2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应按(图四)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 3 外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架眼、穿墙洞等。当确需留设孔洞时,应采取防渗措施。 4 突出外墙的挑板、雨棚等嵌入墙体处应设置同墙厚的翻边,高度不小于120mm,雨棚根部外墙迎水面自雨棚顶面起600mm高度范围内宜做防水处理。 5 外墙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分隔缝。 七 屋面渗漏的预防 1 屋面大角、屋面转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2层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 2 出屋面管道、烟道、透气孔等根部应设置根部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如图五)。 穿屋面管道防水构造 1.结构层;2.找平层3.隔汽层4.保温层5.防水层6.防水密封材料7.管道8.金属抱箍9.卷材附加层10.找平层11.止水环12.预埋套管 (图五) 3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防水附加层(如图六)。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 (图六) 4 找平层分格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其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 5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向上设一道高于屋面板3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宜与屋面板一同浇筑,强度不应低于C20,宽度同上部墙厚。 6 屋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间距不得大于6m,分格缝应预留,不得采用后切割工艺。 7 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应做圆角处理。 8 住宅工程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9 住宅工程室外露台、花池、或与外环境相接触的墙体底部等易渗水部位应向上设一道高于相邻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