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现代手段讲授代汉语文字
第一章 绪论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课程安排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二、词的引申义 (一)、涵义 (二)、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 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例如: (月) 象月 缺的样子,本义是“月亮”,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这种周期现象,把从朔至晦称为一月,因此,“月”产生了表时间的意义。 (出) 与“入”相对,《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后直接引申出“发出”,《商君书·更法》“于是遂出垦草令。” 2、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再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意义。例如: 息:本义为“气息、呼吸、喘息”,如《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直接引申出“休息、止息”,《周易·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引申义中又引申出“灭”,《周易·明夷》:“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为间接引申义。其后又从间接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同样称为间接引申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有三种方式: 1、连锁式引申,是词义的线性引申,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如此环环相扣,向单方向发展。 “绳”的义项关系如下: 绳索 绳墨 正直 纠弹 惩办 2、辐射式引申,是以某一意义为引申中心,向四面辐射引申出众多不同意义的词义引申方式。连锁式引申是词义的线性引申,那么不妨认为辐射式引申是词义的面性引申。如“首”其义项关系如下: 人首 自首 动物的头 首要 首领 * * 用现代手段讲授古代汉语 一、汉字的起源 1、结绳说 2、仓颉造字说 3、图画说 秘魯印加人的結繩記事 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二、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象形:是照著事物的大致輪廓用線條描繪出來的造字法。如: 日? 水 (一)、“六书”简介 1、象形 古人將漢字的構造規律歸結為六種條例,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是造字的原理,稱為「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兩項是使用的方法,稱為「用字法」。前四者為最基本,所以現在重點介紹這四類。 如「凶」字以地上有一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掉進抗裡,從而表示那種「驚嚇」的感覺和危險。 如「凶」字以地上有一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掉進抗裡,從而表示那種「驚嚇」的感覺和危險。 2、指事 指事:遇到有些無形可畫的事理 (抽象意思) 時,就用一些象徵符號,或用已有的象形字加上別的符,合起來去說明事物的特徵。如: 上、 刃 。 如「中」字以一根棍子從圏成圓圈的器物中穿過,以把「中間」的意思表現出來。 3、会意: 將兩個或以上的象形文的意思總合,去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方法。如:將「日」和「月」合起來便是「明」。如「步」字加上「水」旁,便成了徒步過水的「涉」字。 涉 形聲:將形符 (表示意義的符號) 和聲符 (表示讀音的符號) 組合起來形成一字,以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如 「河」、 「江」等都是形聲字、其中「 」 (水) 是形符, 「可」、 「工」 都是聲符 4、形声 青色給人的感覺是舒服的、美好的,所以古人造字時,就以「青」表示「美好」的意思,而以它作為聲符,也有美好之意。如「清」:形符為「水」,指淨澈的水。 如「請」:形符為「言」,指有禮貌的話 5、假借 ? 1.?????1、 說明:語言中有些詞有音無字,借用它已有的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 2、示例:「自」 原是 「鼻」 的象形字? ?? (象鼻之形),假借來記錄「自己」 的 「自」。「莫」 原是 「暮」 字的會意字 (日在草莽中,以示太陽下山),借來表示否定副詞「莫」。 6、转注 說明: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指形似、音近、義同的一組字彼此互相解釋。 2、示例:「考」、 「老」兩字同在 「老」部,讀音相近,意義相通。「考」字的解釋是「老」;「老」字的解釋是「考」,所以是一對轉注字。 三、汉字形体结构的文化功能 (一)从“娶”“婚”“妻”等字的结构看古代的婚俗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取”为“娶”) “取”的甲骨文为 其字左边为耳朵形,即后之“耳”字,右边为“又”,即人的手。 金文“取”为 篆文为 从耳,从又 《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 《周礼》“获者取左耳。” 《易》“上九,匪寇昏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说文》“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最初写作“昏”。 “昏”的甲骨文为 其下为“日”,其上为“氐”,“氐”即“低”也,即落下的意思。 《说文》“昏,日复也,从日,从氐,氐者,下也。 《诗经》“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诗经》“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昏”为“婚”) 刘申叔《古政原始论》:“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