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明”在交流中演变发展.pdf

中国的“传统文明”在交流中演变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传统文明”在交流中演变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明”在交流中演变发展 芮传明 当今的某些人一提及中国的 “传统文明” ,往往立即联想到儒、释、道文化,联想到 “消 极保守” 、 “因循守旧”等品格,似乎中国的传统文明数千年来始终遵循着一个固定的模式, 一成不变地为历代的人们所运用;同时,中国人又特别地保守,对于新型文化顽固地加以拒 绝。其实,这是一种不小的误解。 以现代人经常作为中国 “传统文明”之代表的儒学为例,其鼻祖孔子的生活年代不过  2500  年之前;而在嗣后的历朝历代,儒学也仍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以,无论是 在孔子时代以前还是其后, 中国的 “传统文明” 都并无固定的模式,而是始终在不断地吸纳、 创新、融合、演变。 与一般人的理解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创造 自己文明的同时,十分积极地借鉴着外 来的文明。他们的态度是开放、吸纳,而非保守、拒绝。最典型的事例之一,是战国时期, 赵国的 “胡服骑射”活动。赵国频繁受到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人的侵扰,却苦于军事力 量的薄弱,因此决定师法 “胡人” ,学习其先进的军事技术 “骑射 (骑马射箭) ”和更适宜于 骑射的紧身利索的“胡服” 。赵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胡服骑射”运动,使之军力大增, 以至在十年之内取得了辉煌胜利,打败林胡、楼烦,占有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及河套地区。 此后,其他诸国也纷纷仿效,于是 “胡服” 、 “骑射”便成了典型的中国文明,后世之人很少 会意识到,如今极为普遍的两条腿管的裤子,竟会是两千多年前的“舶来品” ! 众所周知,儒、释、道 “三教”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向来被人们视为中国传 统文明的核心要素。然而, “释”即佛教,是显而易见的外来文明。它从印度传入中国,仅 仅是约 2000 前的事情;它在中国社会中确立其地位,更在其后许多年。但是,后世之人却 将佛教观念看作为兴家国、济社会的三大法宝之一,例如: “考周孔六书之训,忠孝履其端; 李老二篇之萌,道德创其首;瞿昙三藏之文,慈悲为其本。事迹乃异,理数不殊,皆尽美尽 善,可崇可慕也。……奉孝怀忠可以全家国,行道立德可以播身名,兴慈运悲可以济群品。 济群品则恩均六趣,播身名止荣被一门,全家国乃功包九合。故忠孝为训俗之教,道德为持 身之术,慈悲盖育物之行。亦犹天有三光,鼎有三足,各称其德,并著其功。遵而奉之,可 以致嘉佑也。” (法琳 《辩正论》卷 1 《三教治道篇 (上)》)显然,佛教早就融入了中国 的传统文明中。 至于在后世普通大众 的心 目中,更是几乎从未感觉到 “佛 (Buddha) ” 、 “菩萨 (Bodhisattva) ” 、 “罗汉(Arhat) ”为外国神祇;他们与芸芸众生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 无论是明清的小说,还是现代的戏剧、影视中,与佛教相关的人物、观念随处可见。尤其是 “观(世)音菩萨” ,更是妇孺皆知的庇护神;人们坚信,只要遭难者虔诚祈求,她(他) 便会救人于危难之中。 在近、现代,外国都市中的 “唐人街”是中国人的聚居地和商业区;人们穿上 “唐装” , 便是有意在展示中国的 “国粹” ,仿佛 “唐”即是中国的代表, “唐”的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 明的象征。然而,正是在强盛的唐代,中国的文明吸纳了大量外来文化,从而演绎出更为壮 观华丽的中华文明。仅就服饰、音乐等而言,就已经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了。 例如,《旧唐书·舆服志》记述盛唐时期的服饰情况云: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 依齐、隋旧制,多著羃䍦,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永徽之后,皆用 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则天之后,帷帽大行, 羃䍦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羃䍦之制。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 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 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足见大唐帝国在建国夷始就不断地受到域 外文化的影响,并不以统治者之主观愿望为转移地演变着。 更有甚者,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全面 “胡化” ,如元稹在其 《法曲》诗中所言: “自从胡骑 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 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此诗作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 描述中亚、北亚的游牧人回纥以及定居民粟特等大量涌入中原地区后,原有的“传统文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