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效果分析秦建国1苏建平2丁峰2
PAGE \* MERGEFORMAT1
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效果分析
秦建国1 苏建平2丁峰2 丁扣琪2
(1:如皋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265722: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6500)
摘要:通过麦秸秆还田应用秸秆腐熟剂试验、麦秸秆还田数量对比试验的结果分析,明确了应用快腐剂能加快麦秸秆腐烂,且对水稻有一定增产效果、增幅达4.15%~7.15%;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田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明显高于秸秆未还田块,土壤理化性状均有较大改善,容重有所降低,各种营养元素及有机质均有所提高;秸秆腐熟过程中会与植株争夺氮素养分,水稻分蘖肥须增施3~5kg/667m2纯氮,以保障水稻正常发育;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实现当季增产,而且可以实现持续增产。
关键词 麦草 全量旋耕还田 机插秧
我市现辖14个镇(区),332个行政村,总人口145万,其中农业人口120万,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3万亩。全年水稻、“三麦”、玉米、油菜、蚕桑等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74.3万亩、66.6万亩、4万亩、8万亩和12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产生秸秆75万吨左右。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转化力度,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组织推进力度,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秸秆直接还田已占到相当高的比例。但是,现在的秸秆还田还是低层次的,且缺乏一定的技术手段。我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2007年如皋土肥站承担了该市科技局下达的“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针对麦秸秆还田后秸秆掩埋困难、起浆困难、水稻不易立苗的特点,研究麦秸秆全量还田下稻田管理与秧苗栽种技术;根据麦秸秆成分与还田后土壤养分变化特点及植株养分需求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水稻养分管理技术。针对稻秸还田后整地难度大、土壤易悬浮、小麦出苗率低而不齐、前期生长慢等特点,研究稻秸全量还田下机械化整地与播种技术;根据稻秸还田后土壤养分变化特点与小麦植株养分需求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小麦养分管理技术。 2007年-2012年连续四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土壤有机质试点补贴实施项目县(市),在项目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同时配施秸秆腐熟菌剂,对农民购买应用秸秆腐熟菌剂每亩补贴20元。项目实施经过6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项目计划要求,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明显的增产增效的技术效果。
1 试验设计
1.1供试地点:丁堰镇、白蒲镇、东陈镇。
1.2试验方法
大区试验;试验品种:镇稻8号、宁粳3号、通育粳1号。
1.3还田方式
切碎抛洒在麦茬地——(喷施秸秆腐熟剂)放水浸泡36小时——水田埋茬耕整机进行中耕埋草作业。经两次旋耕,埋草效果良好。再采用手扶拖拉机耙磨、整理,达到机插要求。按照试验要求筑埂护膜,防止水肥互窜。
1.4处理设置
白蒲镇、丁堰镇的处理设置为:
处理1:机械收割,切碎为5cm~10cm,麦草全量旋耕还田;
处理2:机械收割,切碎为5cm~10cm,麦草半量旋耕还田;
处理3:机械收割,切碎为5cm~10cm,喷施腐熟剂,麦草全量旋耕还田;
处理4:CK(麦草不还田)。
每处理设1个大区,面积0.2亩左右,不设重复。
东陈镇设麦草全量还田与对照2个处理,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分别在麦收后、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分析。
2结果分析
2.1土壤养分变化情况与分析
2.1.1
图1表明,2个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移栽期至拔节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快速上升,而拔节期至成熟期则呈缓慢下降。同一生育期不同处理相比较,从移栽期至拔节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均比未还田处理的增长幅度大,均高于CK;而从拔节期至成熟期比较,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均比未还田处理的下降幅度小,含量均高于CK;还田处理含量为15.4 g/kg,比CK高0.8 g/kg,高5.5%,成熟期与移栽期对比统计,还田处理含量增长了1.65 g/kg,增长幅度为12%,而对照为11.5%,比对照增加0.5个百分点。
图1: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对比示意图
2.1.2
图1表明,2个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变化基本相似,呈倒U字型,从移栽期至拔节期含量呈快速上升,而拔节期至成熟期则呈缓慢下降。同一生育期不同处理相比较,在分蘖期,还田处理的速效钾比CK的含量低,而至拔节期又高于CK;而从拔节期至成熟期比较,还田处理的速效钾均比未还田处理的下降幅度小,含量均高于CK;成熟期还田处理含量为135m g/kg,比CK高19.5 m g/kg,高16.8%,成熟期与移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生物(上)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一种水生萤火虫室内规模化饲养装置.pdf VIP
- D301-1~3 室内管线安装(2004年合订本).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树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三一中型挖掘机SY335BH SIC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全科教学模式探讨及实践(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全科医学教研室 唐海沁).pdf VIP
- 最全(一)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doc VIP
-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课件详细.ppt VIP
- 西式面点师(初级)课件 项目2 面包制作.pptx
-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1000m³内循环气升式生物酒精发酵罐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