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脏腑辨证相关性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症和脏腑辨证相关性分析

神经症和脏腑辨证相关性分析   [摘要]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此类疾病为常见病,诊断不难,但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就神经症与脏腑生理、脏腑病理、脏腑辨证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关键词] 神经症;脏腑辨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246.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121-02      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西医包括: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症,以及内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中医包括:郁症、不寐、心悸、脏躁、梅核气、自汗盗汗、阳痿遗精,以及呕吐、腹胀、腹泻等病症[1]。其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不适增加,但缺乏器质性的基础,自知能力良好,无精神症状。病前有一定素质与人格基础,起病与工作学习生活负担过重和精神应激有关,人格保持完整,适应现实社会能力尚好。此类疾病为常见病,诊断不难,但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中医治疗中体现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每获良好疗效。因此,本文就神经症与脏腑辨证证相关性做一论述。   1 神经症与脏腑生理   西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在脑,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意识及内脏和躯体的感觉运动是由脑的功能来完成的,脑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中枢,脑的生理功能失调,则会产生脑的功能障碍而表现出各种神经官能症。这与中医对脑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如“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等。但是,中医理论认为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脏腑,是以脏腑功能来实现的。所以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中枢,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阐明了心处于主宰与支配精神活动的地位,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就会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同时又把神分为五种不同的表现,即魂、魄、意、志、神,这五种神分别归属于五脏,即心藏神,主喜;肝藏魂,主怒;脾藏意,主思;肺藏魄,主悲;肾藏志,主恐。因此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它们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并在心的主宰下各行其职,则人体的意识、精神、思维保持正常。反之则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精神意识病乃生。   2 神经症与脏腑病理   神经症的病因病理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超过了患者所承受的能力或社会支持保护的能力所造成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功能性疾病,所谓功能性疾病,即绝大数是身心性疾病,而无器质性改变。临床表现有以精神障碍为主的,如焦虑症、抑郁症,有以内脏功能改变为主的,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中医认为其病症只要责之于脏腑。思虑伤心,可导致心气心阳受损,心阳心血亏耗,症见:心悸怔忡、心烦、心痛、失眠多梦、意识不宁、健忘、谵语、喜笑无常。忧思伤脾,可导致中气不足。脾失健运,症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食少,纳呆、呕吐、嗳气,呃逆。脑怒伤肝,可导致肝气郁结或肝郁化火,症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头昏头痛、舌红目赤、不眠或恶梦纷纭,或咽部有梗塞之物。惊恐伤肾,可导致肾气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大小便失禁。在临床上是以脏腑兼证为多见,如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虚怯、肝郁脾虚、肝火犯胃等症。在病理认识上中西医有所不同,西医则强调以脑或内脏功能失调为主,无器质性病变基础。而中医则强调以脏腑病变为主,以脏腑表现的病症为辨证施治的基础。这就明确了中医治疗神经症是以“症”为病理基础,并不强调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而以指导治疗为目的。这种中医的病理观则是中医治疗神经症的辨证依据[2]。   3 神经症与脏腑辨证   神经症在辨证过程中本人的体会是,西医的某一种神经症与中医辨证的某一个证型有一定的对应性或规则性。如焦虑症多见痰热上扰型。强迫症多见痰蒙心窍型;抑郁症多见心脾两虚型[3];恐怖症多见心胆虚怯型等。   3.1焦虑性神经症   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对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担心不已、焦虑不安,明知是主观过虑,但是不能自控与摆脱,患者为此而焦虑烦恼,或发作时伴有心悸、呼吸困难、胸闷、抖动等症。脏腑辨证多见痰热上扰型[4]。致使心神逆乱,无端思虑不能自控,焦躁不宁甚至惊恐。治以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例方: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栀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龙齿、瓜萎、胆南星、甘草。   3.2强迫性神经症   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表现:强迫怀疑、回忆、穷思竭虑、对立思维。强迫动作表现:强迫意愿、强迫洗涤、计数、仪式动作等。   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冲突导致病人紧张不安,十分痛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