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民俗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docVIP

秦皇岛民俗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皇岛民俗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

秦皇岛民俗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秦皇岛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民俗旅游产业,为本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山海关孟姜女庙会”、“老龙头龙抬头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从秦皇岛发展民俗旅游的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民俗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秦皇岛 民俗旅游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也是人类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文化行为。民俗来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形成,不断扩展和演变,并且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约定俗成的民俗,直接成为一种基本力量,对人们的语言、行为和心理进行规范与约束,也成为人民学习、积累和传承各种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①民俗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被其他地区和民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旅游的特征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具体表现在:旅游者出游观赏的对象为民俗;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为民俗产品;民俗产品必须向纯正地道的民俗方向发展;它是其他环境所无法创造的;其行为既为经济行为又为文化行为;其服务对象为公众。而关于民俗旅游的类型由于划分依据不同而又各异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按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分为: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和娱乐型这四种③。   在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下,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从诸多的旅游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旅游业中与自然旅游、人文旅游并列的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秦皇岛民俗旅游的优势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北倚燕山,南襟渤海,东接辽沈,西近京津。拥有滨海、明清长城、湿地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自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宋辽,自明清到新中国成立,秦皇岛都是历代的重要军事要塞;从最早的燕长城、秦长城,到现在保存较好的明长城,这里始终是爱国的古战场。秦皇岛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堪称一部历史悠久的文化史诗,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近年开发的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魅力独具,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秦皇岛还拥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天女木兰”、拥有奇石、瀑布、森林的青龙祖山,以及长寿山、联峰山、花果山,鸽子窝、天马湖等,蓝天、碧海、金沙、奇山、异石、丰富的鸟类,造就了秦皇岛临海依山、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自然地理资源。   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秦皇岛人文历史绵远漫长,文化积淀厚重,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秦皇岛管辖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拥有汉、满、回、朝鲜、蒙古、壮等37个民族。行为民俗类有天马山庙会,山海关孟姜女庙会、二月二龙抬头节等。物质类民俗有赵家馆饺子、卢龙粉条;青龙水豆腐、北戴河的“杨肠子”等。精神民俗类中传统手工工艺有抚宁绣花鞋、皮影雕、剪纸。歌舞文化有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皮影、青龙猴打棒、青龙皮影戏;抚宁鼓吹乐、北戴河的任家班鼓吹乐、山海关喇叭等。这些民俗文化都是经过长时期创造的独特宝贵的文化财富,发展潜力巨大。   民俗旅游资源众多。秦皇岛市还拥有众多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村(街)式:北戴河集发观光园、山海关古城街;博物馆式:山海关王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节庆集会式:水云寺庙会、天马山庙会、重阳长城“老人节”、二月二老龙头“龙抬头庙会”等代表性旅游资源。   民俗活动氛围浓厚。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的龙抬头庙会、春节期间的“孟姜女庙会”等节庆活动种类繁多,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人前来旅游。当地民众在各个活动期间都会踊跃参加,特别是二月二老龙头“龙抬头庙会”由于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民俗文化人才辈出。其中“昌黎周派秧歌的正宗传人”周贺华、“河北省十大民间舞星之一”于振江2008年2月被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喜华等48名涉及歌舞、剪纸艺术、吹歌等项目的艺人被确认为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人立志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是民俗文化行业的精英,是秦皇岛民俗文化类人才中的杰出代表,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秦皇岛民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秦皇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以休闲度假游为主,客流量受季节影响很大。旅游旺季一般在每年的6~8月,高峰期每日接待游客可达12万人;而每年的1~4月、9~12月为旅游淡季,特别是“十一”以后到来年的“五一”之前,更是游人稀少。由此可见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