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促进技术培班.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促进技术培班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NFT) 又称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neurophyisological therapy) 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方法,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t-Voss技术(又称为PNF技术) 定 义 以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采取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和方法刺激感觉、运动神经,通过调整神经通路的兴奋性,促进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获得可以控制的、协调的随意肌肉活动,达到神经运动功能重组。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二大技术:促进易化技术 促进抑制技术 神经生理学基础复习 兴奋的总和 现象(时间、空间) 兴奋的扩散 抑制的传导:突触前、后(超极化)抑制 交互抑制 脊髓-脑干-大脑反射活动及相互调控 感觉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大脑皮质感觉和运动区特点 运动控制理论 锥体束和锥体外系的功能 神经发育学基础复习 神经解剖学发育 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层 神经反射的发育与完善 原始反射-翻正反射-姿势反射-平衡反射 感觉系统的发育与完善 言语功能的发育与完善 认知功能的发育 智力发育 精神与心理发育 神经发育学基础复习 运动系统的发育规律: 头尾方向发育的规律:头-腰 近位到远位的发育规律:肩-手 联合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近端-远端分离 由原始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持握反射-主动抓握 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 :全手抓握-对指 躯干控制-近端关节控制-远端关节控制 简单动作-复杂动作 对称动作-不对称 –反转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治疗机理 实现神经肌肉功能重塑(重新组合) 神经解剖学重建 刺激和调动潜在神经细胞的功能发育,实现功能替代 神经生理功能重组 神经解剖学重建 对侧/双侧支配 同侧支配 单侧大脑受损后,依靠受损对侧的大脑未交叉的皮层脊髓束保留对受损大脑对侧肢体的部分感觉和运动的控制 上肢近端的运动则受同侧大脑支配(1973年Brinkman) 神经解剖学重建 发芽理论举例: 内嗅皮层去除部分传入神经,余下传入神经终端发芽,取代80%失去的突触。 动物实验:细胞占皮层容积3%,树突、轴突、胶质占97%。部分脑细胞死亡,存活细胞的丰富轴突,可以代偿损失,丧失的轴突可由大量完好轴突侧枝发芽取代。 Engert Banhoeffer(1999)年报告在诱发LTP同时,发现海马CAI锥体细胞树突处长出了新棘突 电刺激CAI锥体细胞后30分钟时,EPSP增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60分后可肉眼见到出现了新的棘突 神经解剖学重建 神经再生包括芽变、新生, 只有具备以下4 个条件才具备功能联系 回到原来失去神经支配的区域 建立新的联系即芽变和其他神经元之间发生联接 功能恢复与上述生物学恢复相一致 再次切断组织后再次出现相关的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替代 猴子运动皮层部分切除,拇指功能重心恢复, 损伤周围完好神经元功能重组 美国Wisconsin大学康复医学教授之父,66岁梗塞,每日3h 康复,生活自理(洗碗、打字、步行、爬山),恢复全日工作3年,72岁死于心梗,尸检锥体束3%保留完好。健侧代偿,双重支配 神经功能替代 周围完整存活神经细胞功能替代 应用皮层内微刺激技术可精确地发现疾病后所发生的大脑皮层区功能的可塑性,即使精细活动如手指的运动都可有所恢复(1996 年Nudo) 神经功能替代 大脑两半球间的联系(大脑半球代偿) 功能支配区转移,即由受损区向未受损的对侧大脑转移 不同系统代偿 神经功能替代 3岁癫痫,19岁右半球切除,症状消失,感觉良好,精神恢复,大学文凭,管理工作。 盲人视觉丧失,用触觉-视觉-听觉系统取代,将视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触觉刺激,反复刺激其皮肤,使皮肤感受、分析不同类型的视觉信号(逼近、移开、深度等),象蝙蝠看不见,但有很灵敏的触觉。 神经生理功能重组 机能联接不良(休克)的解除 基因表达(热休克蛋白)增强表现在对受损脑组织的保护 内源性神经菅养因子.神经节甘脂(施捷因).自由基清除剂.一氧化氮(NO)等作用增强 特 点 强调手法治疗 强调患者主动配合 一对一治疗 以人体本身存在的反射和反应为基础 以人体发育规律为基础 内 容 皮肤感觉促进技术( Rood ) 中枢性促进技术(Brunnstrom ) 神经发育促进技术( Bobath ) 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PNF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