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下-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例题
【解】(1)绘制柱基础剖面图与地基土的剖面图,如下图示。 例 6 某厂房为框架结构,柱基础底面为正方形,边长l=b=4m,基础埋置深度d=1.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P=1440kN。地基为粉质粘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6.0kN/m3,地下水位深3.4m,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18.2kN/m3。土的压缩试验,e —σ曲线如下图所示。计算柱基中点的沉降量。 例 7 某厂房为框架结构,柱基础底面为正方形,边长l=b=4m,基础埋置深度d=1.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P=1440kN。地基为粉质粘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6.0kN/m3,地下水位深3.4m,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18.2kN/m3。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地下水位以上Es1=5.5MPa,地下水位以下Es2=6.5MPa。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94kPa。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法计算柱基中点的沉降量。 (题目同例5、例6) 代入得: (2)计算附加应力比值α (3)假定地基平均固结度 Ut=25%,50%,75%,90% (4)计算时间因子Tv 由Ut及α查图3.53可得: Tv=0.04,0.175,0.45,0.84 (5)计算相应的时间t ①地基土的压缩系数 ②渗透系数换算 ③计算固结系数 ④时间因子 (6)沉降量列表计算如下: (7)st—t关系曲线如下图。 例题分析 【解答】 该土层的固结系数为 Cv=k(1+e1)/aγw=2.0 ×(1+0.8) /0.00025×0.098 =1.47×105cm2/a 时间因数为 Tv=Cvt /H2=1.47×105×1 /10002=0.147 α=240/160=1.5 由Tv 、α值查表得土层的平均固结度为0.45,则加荷一年后的沉降量为 St=Ut×S=0.45×27.8=12.5cm (2)已知基础的沉降为St=20cm,最终沉降量S=27.8cm 则土层的平均固结度为 U=St /S=20 /27.8=0.72 由U值查表得时间因数为0.47,则沉降达到20cm所需的时间为 t=TvH2 /Cv=0.47×10002 /1.47×105=3.2年 【例11】厚度H=10m粘土层,上覆透水层,下卧不透水层,其压缩应力如下图所示。粘土层的初始孔隙比e1=0.8,压缩系数a=0.00025kPa-1,渗透系数k=0.02m/年。试求: ① 加荷一年后的沉降量St ② 地基固结度达Uz=0.75时所需要的历时t ③ 若将此粘土层下部改为透水层,则Uz=0.75时所需历时t 157kPa 235kPa H p 粘土层 不透水层 例 5 某厂房为框架结构,柱基础底面为正方形,边长l=b=4m,基础埋置深度d=1.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P=1440kN。地基为粉质粘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6.0kN/m3,天然孔隙比e=0.97 。地下水位深3.4m,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18.2kN/m3。土的压缩系数:地下水位以上a1=0.3MPa-1,地下水位以下a2=0.20MPa-1。计算柱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 (2)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注意:从地面算起)并绘分布曲线于上图。 基础底面 σcd= γd=16 ×1=16kPa 地下水位处 σcw= 3.4γ=3.4 ×16=54.4kPa 地面下2b处 σC8=3.4γ+4.6γ’ =92.1kPa (3)基底接触压力:取γm= 20kN/m3 p=P/(l×b)+ γm d=1440/(4×4)+20×1=110.0kPa (4)基底附加应力 p0=p-γd=110-16 ×1=94kPa (5)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并绘分布曲线见图 (a)。 该基础为矩形,属空间问题,故应用“角点法”求解。为此,通过中心点将基底划分为四块相等的计算面积,每块的长度l1=2m,宽度b1=2m。中心点正好在四块计算面积的公共角点上,该点下任意深度zi处的附加应力为任一分块在该点引起的附加应力的4倍。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6)确定受压层深度Zn。由上图中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条曲线,寻找σz=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