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计划(doc 49页).doc

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计划(doc 49页).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计划(doc 49页)

HYPERLINK PAGE 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时间: 2008年06月25日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山西省循环经济规划》(晋政发[2006]51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 长治市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状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介于东经111°58’~112°44’,北纬35°49’~37°08’之间。土地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89%。现辖10县、2区、1市和1 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8.6℃到11.4℃,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36.49%,丘陵占43.99%,平川占19.52%。全市林地面积5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林木蓄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并拥有全省最大的湿地。2004-2007年,长治市先后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 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550.6亿元,比2006年增长14.3%。第一产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328.2亿元,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2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90. 3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比例为5.8:59.6:34.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800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25.2亿元,增长41.8%,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三、资源环境状况 (一)资源状况 能源资源。我市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煤种较齐全,具有煤种多、埋藏浅、煤质优、易开采等特点,全市含煤面积840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60.5%,埋深在1000米以内的3854平方公里,占全市含煤面积的45.8%。煤炭地质储量906亿吨,已探明储量242.145亿吨,2006年全市煤炭总产量达到5793 万吨。煤层气是我市的潜在优势能源。 水资源。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地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主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汾河支流。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9.07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地面蓄水量24亿立方米,有11座大中型水库,总容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11亿立方米,为全省的1.5倍。 矿产资源。长治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铝、硫磺、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等40余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20余种。铁矿石相对集中,且品位较高,总储量约2.6亿吨;石灰石总储量约80亿吨;硫铁矿总储量约2亿吨;铝土矿总储量约1亿吨。此外,还有相当储量的耐火黏土、大理石、硅铁矿、硫磺矿、油岩等。 (二)能源、水资源的消费情况能源消费。 全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3779.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1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3.4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72个百分点。万元地区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5.7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6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为2315.53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8个百分点。 水资源消费。2006年,全市总用水量4.2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7%。其中生活用水增长7.9%,工业用水增长5.4%,农业用水与上年持平。全市万元GDP取水量9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98立方米,单位能耗下降7.9%。人均日用水量126升,比上年增加7升。 (三)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处置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全市煤炭回采率由2005年的52.6%提高到2006年的61.2%。已建成余热余压(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装机容量14.4万千瓦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年节约标准煤可达36.28万吨。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年利用煤矸石70万吨,粉煤灰60万吨,年节约标煤2.24万吨。农村沼气用户已发展到3.5万户。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8.5亿公斤,利用率达到65%。 废物排放处置情况。全市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 组织实施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生态恢复和保护。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在建县城污水处理厂4 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