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并)》教案

PAGE PAGE 7 《琵琶行(并序)》教案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鄂冠中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情感;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设想: 1.重点与难点: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 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对照注释,正音顺句,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 体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创设意境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高山流水遇知音,音乐的魅力无穷。当年歌女的一曲琵琶,也曾让大文豪白居易为之动 容、泣下,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二、诵读分析 (一)立足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歌女自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讨论精讲,点拨重要内容。 1.课文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2.“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 落”之情。) ①阅读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捧人妒;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②阅读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身居显位,名动京师,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3.作者感慨“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 在一起? 琵琶曲: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 演绎了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4.琵琶曲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如此打动作者? ①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 五段)青衫湿。 ②一闻琵琶: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 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使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 归客不发”。 ③作者如何借描写琵琶女的“琴声”勾勒琵琶女的生活轨迹并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A.前奏曲(孤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出场时旋律低沉抑郁。琵琶女此时正独守空船,孤单、寂寞、凄凉。由眼前生活的不 如意,引发琵琶女对往日生活的回忆。 B.欢乐曲(欢喜)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 幺》”。“大弦嘈漕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琵琶声忽高忽低,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青春时代,琵琶女 才貌双全,名噪京城,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醉酒欢歌,成功荣誉是她生活的全部。这一 切让琵琶女无限留恋,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缓,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 日的欢歌笑语。 C.沉思曲(悲痛) 然而好景不长在,好花不常开。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 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间关莺语花底滑”、“凝 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冷涩、凝绝,昔盛今衰的命运 变化使琵琶女隐入深深思考之中…… D.悲愤曲(愤恨)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雄壮高亢,震撼人心的音乐表达了琵琶女对不 幸命运的不平之感和愤懑之情。琵琶本想从丈夫那儿得到感情的慰藉,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 离,让她时常空船自守,现实让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四弦一声如裂帛”实是对不公平 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身世悲惨的琵琶女是当时政治衰落,社会动乱的一个缩影。 ④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伤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幽怨愤激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共 鸣,琵琶女苦楚的身世,更激起了诗人深深怜悯、同情。 B.伤己:诗人才华横溢,名扬四海,然而今朝贬谪,忧愁悲伤。 C.伤时:琵琶女沦落,诗人遭贬都隐含着社会动乱,政治衰败,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三、鉴赏品味 1.用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美妙、节奏的变化,使读者能通过文字领略到美妙 的音乐形象。诗人选用普通的声响作喻体,将诉诸听觉的音乐形诸文字,使那飘渺即逝的无 形音乐变得仰之可视,俯之可感。这些美妙的文字对刻画音乐形象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教 师示例后请学生分析。) 如急雨:形容乐曲之浊重沉响,节拍急促。 如私语:形容乐曲之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乐曲之错落有致,明快清脆。 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乐曲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