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的探讨
中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的探讨
【摘要】:中药的毒性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最早在《内经》里就有出现,指的就是中药的治疗性能,后来演变成了中药的偏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而今天的中药毒性大多指的就是毒副作用(是以其化学成分为依据而界定),也就是临床上所指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这就是中药毒性狭义的概念。毒性是最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反应;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54-01
1中药毒性的概念
广义毒性与药物的治疗作用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最终可归结于“阴阳失调”,而中药就是利用其偏性“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而狭义的中药毒性正是临床使用时应尽力避免的,他是指人体服用后直接或间接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目前人们探讨的中药不良反应一般都指狭义的毒性。
毒性是最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毒,《说文解字》释为“厚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毒兼善恶之辞,犹祥兼吉凶,臭兼香臭也。”可见,“毒”字初为中性词,兼表善恶之义,随着汉语词汇的逐_渐充实,毒字专指恶而厚,为贬义。历代本草谓药之毒,亦同毒字本身一样,经历了由中性至贬义的发展过程,而非仅今“毒害”之义。《周礼?天宫》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移精变气论》云:“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神农本草经?序录》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知最初中药有毒、无毒并非专指毒害之有无,而主要是指药物偏性之强弱、缓烈。正如张子和《儒门事亲》所云:“凡药皆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张介宾于《类经》中则明确指出:“药以治病,以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所以祛人之邪气。”也就是说,毒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是药物所以能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这种“毒”与上古毒药通称之毒有相同的一面,亦有相异的一面。相同的是均指药物的基本特性,不同的是上古因为认识药物的种类较少,药物多毒,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较笼统,而后一种对毒的认识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不一定兼具毒副作用,主要是指诸如“寒能胜热、热能胜寒”之类的特性。毒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是药物所以能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这种“毒”与上古毒药通称之毒有相同的一面,亦有相异的一面。相同的是均指药物的基本特性,不同的是上古因为认识药物的种类较少,药物多毒,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较笼统,而后一种对毒的认识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不一定兼具毒副作用,主要是指诸如“寒能胜热、热能胜寒”之类的特性。
2中药的使用情况
中药不仅擅长治疗体虚病、慢性病,对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较急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往往被国人所喜用,而笔者认为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中药缺乏准确含量指标,药理指标,在使用时随意性较大,有不少中药服用后也产生了较多的不良反应。例如:乌头用量稍大则出现“如醉状”反应,肉豆蔻可出现“幻觉”反应,苍耳子出现“麻喉”反应,还有巴豆的“致泻”反应,马钱子的“欲奔舞”症状等,这些似乎又说明了中药不良反应并不低。
笔者认为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重性,“凡药三分毒”,我们应该正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并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减少或避免。
2.1正确辨证地使用中药可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而中药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物质,例如甘草,主方或为清热解毒,或为止咳化痰,或为缓急止痛,或为缓和药性,都应付给生甘草;若主方为益气补中则应付给炙甘草,不能传统认为,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就笼统地付给生品或炙品。通过现代药理研究生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水钠在体内潴留而产生水肿。还有麻黄治疗外感,非外感风寒不用,有汗不用,体虚不用,出血者不用,夏天不用。这些因人、因地、因时的辨证措施,都是避开麻黄不良反应的方法。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使用桂枝汤时也说到“温覆令一时汗,遍身执水执水微汗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股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这些都体现了中医辨证灵活地决定用药的品种和剂量,以防滥用、过用而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2.2加热炮制可以除去不良反应
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英铁路线路使用费问题对比的研究.doc
- 中英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聚焦.doc
- 中英车险定价因素对比的研究之被保险人历史驾车情况的影响.doc
-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的研究.doc
- 中英高尔夫专业教学比较的研究.doc
- 中英高校教育的模式比较的研究.doc
- 中英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比较的研究.doc
- 中英车险定价因素对比分析之投保人个人信息的影响.doc
- 中英高校课堂教学比较的研究.doc
- 中英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模式比较分析.doc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悟空识字表格版1600.doc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艾默生ES2402变频器调试指导书.docx VIP
- 中南15ZJ602 建筑节能门窗.docx VIP
- 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docx
- 航天精神PPT模板 (10).pptx VIP
- 2025年秋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docx VIP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三江区域联合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报告】艾瑞-2020年中国大宗商品产业链智慧升级研究报告-2020.1-48页.pdf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