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新技术的研究.docVIP

一种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新技术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新技术的研究

一种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新技术的研究   摘要:对工程概况进行分析,提出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最后指出铁路软基段水泥粉喷桩的施工控制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岩溶地区:粉喷桩:施工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72007.6-02      粉喷桩是以水泥为固化剂,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对原状软土进行强制搅拌,经水泥与软弱土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凝结作用、化学作用等一系列作用而生成一种特殊的具有较高强度、较好特性和水稳定性的混合柱状体。它与原位软土层组合成复合地基,对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具有明显效果。最早提出深层搅拌加固土桩工艺的是1967年瑞典的Kjeld-Paus。他于1971年在瑞典制成世上第一根用生石灰加固料制成的搅拌桩。近十多年来,石灰粉喷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在瑞典、芬兰、挪威、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得到广泛地应用。国内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于1983年开始引进该技术进行试验研究。1985年4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建议逐步推广使用。1992年该院在沪宁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延伸段,利用水泥粉体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路堤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在京九铁路、秦沈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工程概况      湘桂线位于湘中丘陵、广西盆地内,总体地势相对较平缓。永州至柳州段总的地势为中部高(兴安带的南岭),南北两侧相对较低。北段(庙头以北)属湘中丘陵区,地面高程多小于200m,地形较平缓。南段属桂北中低山山地,地面高程多大于1000m,最高达2000m,地形较为陡峻。而位于其间的“湘桂夹道”,即湘江,漓江、洛清江,柳江等谷地,以及其中的兴安、岭西村、溶江、灵川、桂林、柳州等大小盆地、平原,地面高程则多小于200m,地势平坦,呈丘陵或平原相连的地貌景观。区内河流蜿蜒、道路交织,交通方便,主要山脉有全州、兴安、桂林、永福一线北西侧呈北东走向的越城岭,近南北走向的天平山;东南侧呈北东走向的海洋山,近南北走向的驾桥岭。   本线在大地构造上地跨扬子准地区和华南褶皱系两个I级构造单元,穿越华夏构造体系和“山”字型及弧型构造体系三大主要构造体系。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作用较强烈,与湘桂线相关的褶皱和断层构造线相对较多,但大多是次生构造线,线路多以路堤通过,沿线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中孔隙水、碳酸盐岩中岩溶水、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其中以岩溶水最发育。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与地表水呈互补关系。湘桂线二标段内经过的水田,池塘较多,许多段落设计需水泥粉体搅拌桩处理。   水泥粉体搅拌桩,又称粉喷桩,是近年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新工艺。由于它具有施工简便、工程进度快、加固效果明显、投资省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房建等工程的软弱土地基加固上。湘桂线二标也广泛采用了此工艺。      2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分析      每台机械需要3~4名工人即可。具体分工如下:司钻手一名、粉体发送器操作工一名、水泥倒送工1~2名。提前将桩位用小竹签插在需加固的地面上。竹签上用红漆或红塑料袋标识,以方便查找。开钻后,三名工作人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每根桩施工桩长、复搅深度、每米喷粉量等数据自动记录在粉体发送器上安装的一台喷粉记录仪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该记录仪可存贮700根桩的资料超过700根桩则自动从1开始计数,覆盖原来数据。湘桂二标第四合同段施工的K244+230~390的粉喷桩,其约160米长,50米宽,约9000平方米的范围(加固深度平均约6米)共计38000米的粉喷桩,6台机械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了。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台机械每天(2小时)可完成400多延米。      3 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      对于粉喷桩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室内、外研究一即室内配比和成桩检测两方面。室内配比主要是根据设计的桩身强度(潭邵高速公路工程要求粉喷桩单桩承载力大于1.2Mpa,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250Kpa)确定灰土掺入比a(即水泥重量与被加周湿土重之比)。在正式施工前我们进行了试验性施工,拟定三种喷粉量:40±2kg/m、45±2kg/m、50±2kg/m,测定软土3天然含水量为32%,天然密度为1.92t/m。   以下是三种的水泥掺入比;   参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O17-96P129页“对有机质土以a=1096~15%最适宜”,由上表可看出50±2kg/m最为接近,因此我们选定以该数据为第十五合同段粉喷桩施工的控制喷粉量。对于室内配比还需要通过7天和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来验证。另外在成桩检测方面我们采取浅层开挖桩头法。共截取六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