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的探讨.docVIP

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的探讨.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的探讨

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范畴的探讨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是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是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把县域经济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以揭示县域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发展方式,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即通过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界定、特点的分析,及其与区域经济的联系,综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提出了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范畴;中观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07)02-0023-06      目前中国县域国土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4%,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人口总数达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陆地国土面积8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00%;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5.15%①。无论是从县域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构成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地位日渐突出,因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愈趋显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开展县域经济研究,是实行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而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范畴的探讨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尤其是当下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甚至存在着某些模糊及其混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县级区域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单元。要研究县域经济,必须先理解区域经济,并理顺县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因为县域经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是以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发展理论为基础的。   区域经济学源于空间经济学,并随区位理论、计划理论、国家干预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等逐步深化和完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区域经济学最早研究的是区位理论,自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论》提出以来,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他开创了农业区位量论的先河。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Mlfred Meber,1868-1958)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韦伯于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论》著作,则标志着经典的区位理论的建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带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区域集团化,以及经济带动组织形式的柔性化、虚拟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的生产组织形式从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在区域研究中,开始反思传统的“自上而下”建立增长中心的政策,全球化、创新、学习问题在宏观、中观、微观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制度和文化因素逐渐被纳入区域经济的分析研究中。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领域,如新产业区研究、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区域学习创新、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企业与区域发展等;区域经济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如价值链、生产系统、孵化器、范围经济、根植性、区域核心竞争力、地方、行为主体等。传统的新古典理论假设受到质疑,外部性、集聚经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概念逐步被引入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出现一个新的方向――“新经济地理学”。国际著名经济地理学家A.J.Scott和M.St roper指出,要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区域发展的模式及其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需要将三种相互独立的理论工具,即管制理论、制度和演化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区域发展理论认为,任何生产组织的形式及其地理结构均根植于其特定的技术――制度环境中,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总体说来,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多年来,地区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开始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   (二)区域经济政策与效应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重点是研究财政政策不平衡、政府消费、住房投资、政府间转移支付以及税收的区域影响;(2)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主要分析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直接利率效果、汇率效果和资产价格效果等;(3)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主要考察产业政策的区域层面以及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相互作用(BellLa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