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女红的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女红的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女红的研究综述    [摘 要]在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一直是为人们所认同的传统生活方式,女红也就成为女性的特定工作。近年来随着妇女史研究的如火如荼,女红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女红的广大学者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时期等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加深了对于女红问题的认识。从学术史角度全面总结已有的学术成果,指明有待完善之处,彰显今后的研究方向,对于促进女红问题的研究不无裨益。    [关键词]中国;女红问题;研究综述   女红,亦作“女工”、“女功”,或称“女事”,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多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如纺织、编制、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就称为女红。关于女工问题的研究,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学术界关于女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类,以期对以后研究女工问题的学者提供帮助。   一、整体研究   关于“女红”名称的由来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艳红进行了一个粗浅的研究,在其文章《“女红”探源》中指出远从《周礼》开始,文献中就有与“女红”同义的词存在,如:妇职,《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郑玄注:妇职,谓织纫、组纂、缝线之事;女功,《周礼.地官.长》:“趋其耕耨,稽其女功”。郑玄注:女功,丝麻之事。作者还从“女红”这一语词的语素“红”字的读音出发,对同样读音且在这个义项上互相通用的三个词:女红、女工和女功的出现作了时代考证,并且讨论了其通用的原因。   《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首先追溯女红的起源,认为女红从考古发现的一万八干年前骨针开始,后来出现了用纺轮纺线和养蚕、缫丝、织绸等活动,纺织是传统女红的首要项目,它解决了一个文明国度不可缺少的民生穿衣问题。在追溯历史的基础上,主要对于妇女们的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制作方式和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南京大学的胡平通过田野调查,作成《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一书。作者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构架女红文化理论的叙述方式并揭示传统女红的“美丽”。作者选择了湖南浏阳夏布、苏州刺绣、山东鄄城土布和顺德自梳女的女红信仰四个考察对象,进行田野调查,把文献、考古资料与田野调查活态资料相结合,对女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分类研究   徐习文《中国女红文化视域中的刺绣艺术》一文,将刺绣艺术置于女红文化体系中进行研究,刺绣艺术的色彩、构图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就在女红文化体系中得到理解。作者还从技艺针法、社会分层、空间地域三个角度勾勒出刺绣艺术的基本类型,并分析了刺绣的艺术特质。金■兰等对于中国刺绣针法起源问题,以考古出土的刺绣实物为依据,结合先秦典籍记载,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最早的锁链绣和齐平绣两种针法的源头、条件和演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朵朵认为刺绣是中国传统的女红艺术,也是女性的生活文化。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女性以绣针为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与文化。通过这种书写,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女性在中国社会中的生活状况。同时,从针线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中,可以看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间的关联。   河南师范大学的潘颖颖对于乡村民间剪纸艺术作了一个源流考略,分别从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两个时段进行分析,并对乡村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论剪纸艺术的审美价值》则是论述剪纸的产生、发展及其造型观念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形式、功能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语言及其对作者感受的表达。   三、地域研究   不同地区的女红具有不同的风格,从北向南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旭晓在其文章中指出陕北剪纸从艺术特色和表现内容上讲与山东剪纸同属于“北方派”,而有别于浙江、江苏的“江浙派”和广东、福建的“南方派”。它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但吉祥图案是不可或缺的。   山东地区的女红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刺绣为例,鲁绣工艺独特,针法有散套、齐针、行梗、抢针、旋针、打籽、网绣、纳绣、编绣、盘金等针法,形成鲁绣独特的工艺特色。在山东民间还存在一种“割绣”,最主要的工艺特点就是“绣”的工艺与“割”的工艺相融合,通过“割”得到左右两片完全对称的绣片。传统鲁绣工艺有着选题广泛、色彩明丽、工艺独特、针法多变、雅俗共赏、对比强烈、粗犷奔放、苍劲朴厚、雄健浓郁的特点,具有强烈浓厚的北方民间人文气韵。   关于江南地区的女红研究,也有一些文章专门论述,杨蕾在《浅论明清江南女红的审美价值》中指出:“明清江南女红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审美需要,既有适应皇室贵族需要的精美华丽的作品,也能迎合清高的士大夫对品格的追求;既有满足普通百姓生活需要的实用质朴的作品,也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