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的研究.docVIP

不同药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的研究

不同药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的研究   摘要进行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等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苄?乙?甲可湿性粉剂、苄?乙可湿性粉剂对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生产安全性能好,从经济成本、防除效果综合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拌细土或细沙150 kg/hm2毒土法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3~5 cm的浅水层6~7 d,即可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关键词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8-0162-01      近年来,稻田除草剂的广泛使用,虽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也出现了稻田管理粗放;除草剂品种选用不当,效果不明显,稻草共生的现象,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如何选用优质、高效、安全的稻田除草剂,并规范指导其使用技术是当前水稻生产夺取高产的当务之急[1]。为筛选新型高效除草剂[2],同时摸索不同的除草剂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笔者于2009年7月9日进行了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苄?乙?甲可湿性粉剂、苄?乙可湿性粉剂3种除草剂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对水稻的安全性及使用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   试验地设在三江县丹洲镇江荷村6组杨延汉的水稻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沙壤土。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试验田主要草种为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3]、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3]、鸭舌草[Monochoria uaginalis(Burrm.f)Preslex Kunth][3]、千金子(Leplochlos chinensis)[4]、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4]、节节菜(Rotala indica(Willd.)Koehne)、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nsis(Franch et Sav.)Tang et wang]等。   1.2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10%,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农药登记证号:LS2007-0823);苄?乙?甲可湿性粉剂(野老,总有效成分含量18%,其中苄嘧磺隆1.1%,乙草胺16.7%,甲磺隆0.2%,浙江天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农药登记证号:LS95400);苄?乙可湿性粉剂(禾美,总有效成分含量18%,其中乙草胺14%,苄嘧磺隆4%,江苏禾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农药登记证号:L。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A);苄?乙?甲可湿性粉剂450 g/hm2(B);苄?乙可湿性粉剂600 g/hm2(C);不施药剂为空白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为20 m2。小区间筑田埂相隔,各小区间留40 cm宽的进、出排水沟,以防各区间水串灌。各处理的用药量与细土混合后均匀撒施,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药剂。   1.4试验过程   2009年6月19日插秧,秧龄40 d,叶龄5.5叶,插后20 d(7月9日)施药,各处理用药量与细土混合后均匀撒施,施药时田间水深3 cm,施药后保持3 cm左右水层7 d。施药后20 d中降雨日为8 d,其他时间的天气为晴到多云,平均温度22.9~30.1 ℃,天气对药效没有影响。   1.5调查方法   1.5.1安全性调查。施药后每3 d对各小区水稻禾苗株型、叶片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发生药害症状及水稻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1.5.2防除效果调查。施药前(当天)进行杂草调查,施药后20、30 d各调查1次杂草情况。每小区采用对角斜线5点取样[4],每个点间距为90 cm,进行人工除草,记录杂草株数,用湘仪天平仪器厂生产的TP5000电子称称鲜草重。用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杂草鲜重对比计算防除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计算方法如下[5]:   株防效(%)=■×100   鲜草防效(%)=■×100   2结果与分析   2.1株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20 d株防效: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为90.36%,苄?乙?甲可湿性粉剂为85.23%,苄?乙可湿性粉剂为83.77%,以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最高,各处理与对照差距均达极显著水平,3种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株防效差异也达极显著。药后30 d株防效: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为91.26%,苄?乙?甲可湿性粉剂为85.46%,苄?乙可湿性粉剂为85.45%。以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最高,各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3种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株防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可湿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