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较大事故案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较大事故案例

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9起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事故,导致35人死亡、52人受伤。而2013年1-5月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事故共3起、死亡13人(2013年全年共发生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事故14起、死亡47人)。尤其进入4月份以来,已发生5起较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山西临汾永鑫焦化公司“4·26”煤气爆炸事故江苏南通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4?16”粉尘爆燃事故安徽亳州康达化工 有限公司“1.9”中毒事故内蒙古乌海市泰和煤焦化公司“4.8”爆炸事故山东滨州滨阳燃化有限公司“1.1”中毒事故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四川攀枝花天亿化工公司“3.1”中毒事故四川广元天森煤化有限公司“5?2”爆炸事故辽宁灯塔北方化工有限公司“4?24” 中毒事故今年以来危化(化工)较大事故三六五二九四一七八(一)山东滨州滨阳燃化“1.1”中毒事故 2014年1月1日23时20分,山东滨州阳信县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储运车间由石脑油储罐向重整装置送料过程中发生石脑油泄漏(泄漏时间从22时30分至23点40分,泄漏量约240立方米) ,在处置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维护人员为防冻防凝拆开倒罐管线上的一处法兰排水后未及时复原,在向生产装置送料(经事故后检测,硫化氢含量在3800ppm)时,操作人员错误开启倒罐阀门,造成石脑油泄漏,在处置泄漏过程中,现场人员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致使人员中毒。(管理、人的问题)事故时误打开阀门应该打开阀门事故时处于打开状态的法兰(二)安徽亳州康达化工 “1.9”较大中毒事故 2014年1月9日9时许,安徽省亳州市康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公司)发生一起非法违法较大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 2013年9月1日,康达公司将部分空闲厂房和场地以300万元/年租给山东籍人员王某,王某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安装设备、组织人员生产农药莠灭净。 1月9日9时许,王某所聘技术人员张某去异丙醇输送泵泵池(深约2.6m,宽约1.5m,长约5m)查看,入池后中毒晕倒,随后现场另3名工人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下去施救,也倒在池内。其他2名工人听到呼救后,在泵池边用铁钩将4人救出,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实施救援的2人在施救过程中,也轻微中毒。墙壁内为异丙醇溶剂罐甲硫醇钠罐墙壁内为一空罐事故泵池内部 事故直接原因是:异丙醇溶剂泄漏到泵池内,其中溶解副产物硫化氢、氰化氢气体逸出,聚集在泵池内,技术人员未经过进入受限空间审批、未做任何气体检测进入池内造成中毒,其余3人未佩戴防护用品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非法生产和进入受限空间管理问题)(三)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4年1月18日14时20分左右,通化市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车间甲醇工段水洗岗位供水泵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5人轻伤。稀醇罐事故现场稀醇罐近景 事故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打开净醇塔底部去精醇工段阀门后,未同时开启稀醇罐的补水阀门,导致净醇塔底部稀醇液位低于300㎜的控制线,净醇塔底出料管口暴露在塔内高压(12MPa)气体中,高压气体沿着出料管线窜入常压的稀醇罐,罐内压力急剧上升,将罐顶掀开,净醇塔至稀醇罐的管线断裂,大量工艺气体(氢气约占75%)释放到泵房,达到爆炸极限,由于高压气体在释放过程中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硬件和管理问题)补水阀未开稀醇罐顶被冲开后此管线断裂去精醇工段阀门开事故装置流程图(四)四川攀枝花天亿化工公司“3.1”泄漏着火中毒较大事故 2014年3月1日15时5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天亿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亿公司)2号冶炼炉发生泄漏着火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3月1日15时50分左右,天亿公司2号冶炼炉炉底被烧穿,高温炉料泄漏着火,磷蒸气快速扩散,导致在炉底斜下方约3米处一楼检修室(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内休息的3名工人中毒窒息死亡。事故现场 事故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注意到炉底温度升高(正常操作时,温度在1300 ℃ -1500 ℃,该公司炉底温度检测仅靠当班操作工人手持红外线温度检测仪现场检测,每班两次;温度控制靠人工操作加热电极的升降实现),导致炉底被烧穿,造成事故。(硬件和管理问题)(五)内蒙古乌海泰和煤焦化公司“4 ? 8”爆炸事故 2014年4月8日10时45分,内蒙古乌海市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化产车间脱硫工段在罐顶动火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4月8日10时45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检修人员及监护人员共5人,在对清液管道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3人被气流冲击到脱硫液循环泵泵房屋顶,1人被冲击到循环泵泵房北侧地面上,1人被冲击到脱硫液循环泵泵房南侧坠地,导致3人当场死亡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