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卓越绩效模糊评价的研究
企业卓越绩效模糊评价的研究
【摘 要】 文章以卓越绩效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北省电力公司发展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当前河北省电力公司卓越绩效水平进行系统评价。这对于电力公司开展全面、系统的自评并持续改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多层次模糊评价; 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该方法以顾客为导向,注重系统思考和系统整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责任。为了将这种世界级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国内并顺应国际上“大质量”概念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01年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2006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正式更名为“全国质量奖”,目前已有百余单位获得此荣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垄断格局必将被打破,谋取持久竞争优势已成为电网企业不可回避的热点课题。河北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河北省南部地区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电力交易。目前虽处于垄断地位,但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打造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公司“十二五”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卓越绩效模式的引入已成为实现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在充分总结国内外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9月发布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该准则整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卓越质量奖标准的基本内容,系统地规定了企业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是引导企业走向卓越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指导性标准。在前瞻性的领导、顾客驱动的卓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敏捷性、注重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视野十一个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制定了相应项目的评价准则和要求,包括七大要素,其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该指标体系设计严密,强化“大质量”概念,其内容涵盖高层管理、生产过程到顾客、市场、绩效分析、社会责任,进而拓展到整个企业的持续经营,有着广泛的指导性和适用性。该标准引导组织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考虑利益相关方和长短期利益的平衡;追求经营绩效的同时,持续改进、提高并重视社会责任。河北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国内企业的通用特点。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该准则必将成为衡量其绩效的一把标尺。因此,本文借助准则中的指标体系图对河北省电力公司进行卓越绩效评价,有很好的科学合理性。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复杂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因素,并将这些问题归并成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层次结构。按照一定准则对各层元素进行逐一比较,并按标准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相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元素的权重。同时其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否则就有必要进行修正。
基于目前河北省电力公司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处于垄断地位、电能质量要求高、财务资源充裕、电力技术要求高、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实际特点,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电力行业专家主观判断基础上的各指标权重。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权重设定是国内外学者潜心分析探讨的结果,有着必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认为客观的权重值应该兼顾准则的科学合理性与专家主观判断的实际适用性。因此,本文将两种比重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值及其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此可得一级指标的权重为:
W =(W 1,W 2,W 3,W 4,W 5,W 6,W 7)=(0.104,
0.085,0.117,0.133,0.128,0.095,0.338)
二级指标的权重为:
(W 11,W 12)=(0.467,0.534)
(W 21,W 22)=(0.450,0.550)
(W 31,W 32)=(0.389,0.612)
(W 41,W 42,W 43,W 44,W 45,W 46)=(0.325,0.087,0.176,0.131,0.201,0.080)
(W 51,W 52)=(0.518,0.482)
(W 61,W 62,W 63)=(0.358,0.255,0.387)
(W 71,W 72,W 73,W 74,W 75)=(0.287,0.183,0.167,0.1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的探讨.doc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研究.doc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浅析.doc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段.doc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策略的研究.doc
- 企业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doc
- 企业内部控制及审计问题的研究.doc
- 企业内部控制及效率的研究.doc
- 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探讨.doc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效果的研究.doc
- 3#粗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 工程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管理系统操作说明书210408.docx
- Weidmueller魏德米勒接线箱KTB MH 262620 S4E4技术数据说明书datasheet.pdf
- 附件一: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重庆段施工监理(ZWCQJL-4标段)人员资料.doc
- 附件8:G72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广西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监理服务“红黑榜”考核扣分标准.doc
- 09审计监察部部门职责及岗位说明书汇编.doc
- 郑徐客专施工图说明书正文-2014.5.20.doc
- Weidmueller魏德米勒标记号 DEK 5 3,5 MC FSZ 71-80技术数据说明书datasheet.pdf
- Weidmueller魏德米勒继电器TRPL 24VDC 1NO TRAK技术数据说明书datasheet.pdf
- Weidmueller魏德米勒接线箱 KTB MH 262620 S4E0技术数据说明书datashee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