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肠病概论_-_副本培训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肛肠病概论_-_副本培训资料.ppt

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概 论 《中医外科学》 P219页 直 肠 1、位置与走行 上:平第三骶椎上接乙状结肠; 下:穿过盆膈向后下行至尾骨平面 与肛管相连; 后:沿骶、尾骨前面下行; 前:前方盆底腹膜返折成直肠膀胱 或直肠子宫凹陷; 全长约12 cm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2、形状 上下两端缩窄,中间膨大成直肠壶腹 内有三条半月形横皱襞——直肠瓣 3、直肠与腹膜的关系 上段:直肠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 中段:直肠返折成直肠膀胱陷凹(男) 或直肠指子宫凹陷(女) 下段:直肠全部位于腹膜外 上段:前面和两侧 中段:前面 下 段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4、直肠壁的组织结构(Question1) 由外至内: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 上端与直肠相接, 下端为肛门 全长约 3cm 肛 管 1、解剖结构 直肠柱 肛门瓣 肛隐窝或肛窦 肛乳头 齿状线 直肠柱、肛门瓣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肛隐窝或肛窦 齿状线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齿状线 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由直肠柱下缘与肛门瓣连接而成 外观呈锯齿状 是临床上重要的解剖标志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组织结构 供血动脉 静脉回流 淋巴回流 神经支配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组 成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内括约肌:在肛管内侧,属不随意肌;为直肠的环肌增厚而成,围绕肛管的上1/3; 外括约肌:在肛管外侧,属随意肌; 肛门括约肌 皮下部 浅部 深部 肛门外括约肌 肛管直肠环 组成:内括约肌、外括约肌 深、浅两部、耻骨直肠肌 在肛管直肠连接处 是括约肛管的重要肌群 手术时被完成切断,可造成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以上和以下间隙 肛提肌以上间隙:骨盆直肠间隙(2个)、直肠后间隙(1个) 肛提肌以下间隙:坐骨直肠间隙(2个)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肛门周围间隙 坐骨直肠间隙 肛管直肠的生理功能(Question2) 备选 A吸收 B储存和转运大便 C排便 D分泌  答案:肛管:C    直肠:ACD 病因病理 常见致病因素 风 湿 热 燥 气虚 血虚 致病特点 单独致病 多因素致病 分泌物—问诊要点 颜色 质地 量 伴随症状:痒、痛、脱出等; 辨 证 便血 肿痛 脱垂 流脓 便秘 分泌物 辨症状 便秘—问诊要点 大便的性状和量 排便时间; 排便习惯; 便意感; 伴随症状:阻塞感、便不尽感; 腹部情况 全身情况:胃纳、饮食、睡眠等 流脓—问诊要点 脓液的颜色、质地、量、味 伴随症状:疼痛、发热等 发病时间; 其他 脱垂—问诊要点 脱出物的形态特点(颗粒状、环状) 脱出物的长度 是否能还纳 发病年龄 病程 肿痛—问诊要点 疼痛的特点(持续性、间歇性、钝痛、跳痛、灼热痛、刺痛等) 与排便关系 持续时间; 其他 便血——问诊要点 出血的形式(喷射、滴出、便纸带血或粪便黏附) 颜色 排便情况 伴随症状:如肛门疼痛、粘液等; 年龄 其他 内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 肛裂好发于截石位6、12点 血栓性外痔好发于截石位3、9点 辨 证 辨部位 3 3 7 11 6 图:肛门检查的时钟定位法 6 3 9 12 前方 左侧 右侧 后方 《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肛门直肠疾病的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体位 检查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向患者解释肛检的必要性 检查前嘱患者深呼吸 指套和肛门镜必须涂以足够润滑油 先将指腹或肛镜头抵在肛门口,待肛门松弛时再徐徐进入 动作轻柔 检查要认真、仔细 侧卧位 膝胸位 截石位 俯卧折刀位 蹲位 直肠指检 乙状结肠镜 X线检查 实验室检查 病理检查 常 用 检 查 体 位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