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区高空物理过程与磁层2电离层耦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光区高空物理过程与磁层2电离层耦合

第 10 卷第 4 期 极地研究 Vol .10, No .4 1998 年 12 月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December 1998 研究综述 极光区高空物理过程与磁层电离层耦合 沈长寿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北京 100871) 资民筠 (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09) 提要 极区高空物理现象之观测具有悠久历史。对极区地磁、电离层和极光现象的深入考察将 地球物理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外层空间, 并提出了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间耦合这一重要课 题。耦合物理机制的证实不仅是火箭、卫星探测的重要贡献, 而且也是基于对地面雷达和遍及全 球大陆的地磁台站、电离层垂测站之长期观测成果。对流电场、一区和二区场向电流、电离层扰 ( ) 动电流系 包括极光区电集流 , 以及电导率的分布和变化乃是一有机整体, 对其每一环节的深 入认识均与对整体的全面了解密不可分。有关的理论和模式研究则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各个耦 合过程的相互关系, 以及其各发展阶段中不同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关键词 极区高层大气 对流电场 场向电流 极光区电集流 电导率 1 概论   对极光区高空现象的探究在空间物理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电离层的发现 与之密切关联, 就是磁层概念的提出到磁层和磁层对流的最后确证, 也与极光区高空物理 ( ) 背景研究不可分 资民筠, 沈长寿,1988 。发生在极光区高空的纷繁物理现象为磁层电离 层研究提供了极丰富的素材, 因此不少学者甚至把极光区电离现象称作耦合过程的全息 屏幕。 ( ) 太阳风扰动能量进入磁层后可由直接驱动的形式和 或 先将能量注人磁尾、待积累 ( ) ( 到一定程度时再释放 卸载 的形式 Kamide and Matsushita ,1981; Akasofu ,1981; 资民 筠, 沈长寿,1994 ) , 沿磁力线输运至极光区电离层。其表现是极盖区边界驱动电势突增、极 光区电集流明显加强。与此同时, 扰动会直接穿透到中低纬区, 并使白天东向赤道电集流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课题号 第 4 期 沈长寿、资民筠: 极光区高空物理过程与磁层电离层耦合 592 迅速增强; 强磁暴主相初期, 内磁层环电流能量向电离层释放时建立起二区场向电流。此 ( ) 后, 扰动能量被集中 或说被屏蔽 在极光区电离层内, 而中低纬区的扰动则渐渐变弱。上 述阶段内的扰动变化主要受电磁过程控制, 故常称作电动耦合期。 以上众多复杂过程是互相关联的。但研究中可把先期发生过程所产生的物理环境作 为后继过程的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 并在准稳态的假定下探讨其随时间的变化。例如, 人 ( ) 们常把磁层能量扰动过程归结为施加于电离层极盖区边界上的驱动势 晨昏电场 , 把磁 层对流电场等效于映射在电离层高度上的双对流圈电流系, 把环电流能量释放过程简化 为二区场向电流等多种电离层扰动的外源。在此基础上, 重点研究电离层内部因素 电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