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钦县羊拉铜矿成矿规律初步的探讨.docVIP

云南德钦县羊拉铜矿成矿规律初步的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德钦县羊拉铜矿成矿规律初步的探讨

云南德钦县羊拉铜矿成矿规律初步的探讨   [摘要]羊拉铜矿床的成矿地质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了解矿山主要铜矿段的成矿地质背景,结合里农矿段、路农矿段生产探矿及结合部找探矿工作,找出矿山的成矿规律,采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方法,总结我矿山矿床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成矿与地层、构造与岩浆的关系,有助于地质找探矿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成矿规律 综合分析 里农矿段 路农矿段 找探矿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4-2   羊拉铜矿“三江成矿带”中大型铜矿山之一,经历多年的地质找探矿工作及生产工作,里农矿段及路农矿段结合部是生产探矿中在资源量取得重大突破的区域之一,因此,研究总结矿山的成矿规律,对地质找探矿工作及生产有重大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羊拉矿区位于金沙江缝合带与中咱地块中段,该岩带主要夹持于羊拉断裂和金沙江断裂间,西江达一维西火山弧和昌都一思茅微陆块,东邻得荣巴塘蛇绿混杂岩带和中咱微陆块。岩带东侧与代表洋壳残片的蛇绿混杂岩伴生,说明该岩带的火山岩形成于大洋盆地。而其东、西两侧微陆块的存在,说明该洋盆为裂谷洋盆。火山岩锆石的U―Pb非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1 387 Ma和2 525 Ma)则显示,羊拉矿区存在中元古界扬子陆块基底的痕迹,进一步证明了金沙江洋盆是由大陆裂谷发育形成的裂谷小洋盆。羊拉矿区的火山岩,下段由灰绿色块状玄武岩组成,不含陆源物质,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另有少量高铝玄武岩和苦橄玄武岩,单一的玄武岩组合表明其形成于大洋环境。从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从石炭纪以前开始,由于地幔热柱的上涌,使扬子陆块西缘从断陷拉张到昌都思茅微陆块的裂离,完成了大陆断陷向洋盆的转化;在石炭纪时,金沙江洋盆形成,洋脊一洋岛型火山作用开始,随着洋脊的持续扩张,沿金沙江洋盆形成大规模的厚层块状MORB。由于地幔的不均性或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羊拉矿区火山岩以E―MORB为主;随着热幔柱的不断上升,其高热物质部分减压熔融,形成OIB。金沙江缝合带的其它地段也有大量洋脊一准洋脊型玄武岩产出。   2铜矿类型确定   羊拉铜矿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云岭―墨江褶皱带云岭褶皱束北段,其包含的羊拉铜矿七个矿段(里农、路农、江边、贝吾、尼吕、加仁、通吉格)主要以铜金属为主,赋存Cu、Au、Ag等多金属,铜矿体产于(斑)岩体外接触带围岩的矽卡岩、角岩化变质碎屑岩中,或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面附近,以及贯通式大脉状产于北东向裂隙带中,结合矿区地层、主要构造、岩浆岩分布和围岩蚀变方面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里农矿床喷流―沉积型Cu-Ag-Au-Sn型铜矿床,路农矿段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Cu-Au矿床,江边为喷流―沉积型Cu-Au矿床。   3成矿规律初步分析   羊拉矿区火山沉积旋回的上部,均有矿(化)体伴生矿体特征,矿石组构及成矿流体性质,均显示该矿床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海底喷流一热水沉积型矿床。在喷流物质沉淀过程中,要求有比较小的沉积速率,这样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浓集,在喷流一热水沉积之后,要求有比较大的沉积速率,形成的矿层才能得以保存并富集。羊拉铜矿区沉积期处于半深水(洋岛)环境,成矿作用与热幔柱密切相关,热幔柱顶部高热物质喷溢形成的洋岛型玄武岩,赋含大量金属元素,构成原始赋矿层。同时,在热幔柱的热力驱动下,海水(热水)对其成矿元素进行循环萃取,最终沉淀成为富矿层。总之,海西期羊拉铜矿床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海底喷流一热水沉积型铜矿床。   3.1控矿因素   3.1.1构造与成矿关系   区内断裂、褶皱发育,由一系列近南北向线性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金沙江断裂与羊拉断裂之间,常派生一组北东向“入”字型次级断裂,走向一般45~60°,长度5~10km不等,宽几-数十米。断面倾向北西,倾角60~80°;构成重要的含矿热液运移通道。沿断裂破碎岩石具泥化、碳酸盐化、青盘岩化、硅化及强度不一黄铁、黄铜矿(孔雀石)化。   区内褶皱构造总体属云岭褶皱束,矿区为金沙江褶皱带。由东往西主要有鱼波背斜(1)、羊拉向斜(2)、你龙保背斜(3),其内次级褶皱、挠曲发育。羊拉铜矿地处鱼波背斜与羊拉向斜之间的转换部位,不同岩性层之间的接触界面由于岩浆侵位等因素造成的构造作用,产生层间滑脱,发育层间裂隙,为成矿溶液提供了运移和储矿空间。   3.1.2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区内侵入岩、喷出岩均有出露,其面积约占该区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岩浆活动时期从晋宁期到喜马列拉雅期。侵入岩主要沿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旁侧分布,从超基性-中酸性岩均有出露;火山岩则主要分布于羊拉断裂与金沙江断裂之间的奔子栏-羊拉一带,构成南北向的岩浆岩带,控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