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籍的设计形态的研究
书籍的设计形态的研究
摘 要:“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台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古人准确阐述了人文精神与工艺技巧的辩证关系。不读史而无以行,回望书籍设计的历史,能学到很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以行。
关键词:媒介、技术、形式、发展
书籍,就形态上和狭义的理解来说,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但在广义上,应当是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媒体。最早的书籍形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当人真真意义上掌握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足以在媒介上留下信息符号的工具时,“第一本书”便诞生了。石、木、骨、叶、树皮、龟甲、陶器、青铜等一切你能想到的合适的信息媒介,几乎都成了信息的载体――“书”。
一、最初的探索
文字是附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被称之为“书”。那么、回溯汉字一步步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追寻到遥远的过去,那书籍形成的痕迹。
在我国,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单的刻画符号。据学者推断,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也是中国书籍发展史上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公元前11至16世纪的商代,在遇到祭祀、征战、田猎、疾病等无法预知的事情时,先人就用笔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之上,并用刀锲刻,而后煅烧,通过占卜来寻求来自上天的启示,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人们往往还称其为“骨头书”。
青铜器至西周已发展至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这些关于战争、条例、典礼等政治活动的文字记录之所以刻在金石上,是古人深恐其他材料不能永久保存而使后世子孙不得而知的原故。
而盛行于秦汉的石刻文字,以碣、碑、摩崖的形式记录着经典著述与帝王的丰功伟绩,已具有了供大众阅读的功能。
二、书籍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书藉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书藉制度进行划分,
(一)简策制度也称简牍制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周代至秦汉)
(二)卷轴制度(公元4世纪至公元10世纪,六朝至隋唐)
(三)册页制度,其中由卷轴装演变为册页形式,包括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公元10世纪至公元20世纪,五代至明清,有的形式至今还在沿用)。
1.竹简
简背面写上篇名及篇次,当简册卷起时,文字正好显露于外,方便了人们检阅和查找,这可以说明现代书藉扉页的渊源。简册的最后一根简叫“尾简”,收卷时以这根尾简为中轴,自左向右卷起。简策收藏的方式是把每册卷成一卷存放,然后用一种柔软的丝织品如帛之类,做一个囊袋把“书”装起来。
2.木牍
和竹简常相提并论的木牍,其长度也因功用不同而有所区别。行文往往采用数行并写的形式。“犊”,《说文解字》释为:“犊,书版也。”故后人也称“方版”为“版犊”。由于版牍面积大,地图、书信之类在古代常使用版犊,地图因之被称为“版图”;书信因定制为一尺,则被称为“尺牍”。
3.缣帛
缣帛质地轻软,便于携带保存,其品质的优良较竹木为强。缣帛的种类也很繁多,清汪士锦,《释帛》中说:“凡以丝曰帛,帛之别曰素、曰文、三采、曰缯、曰锦、曰绣。古重素,后乃尚文。”写在这些丝织品上的书,也就分别叫帛书、缣书、素书、缯书等。缣帛有许多简牍无法替代的优点,书写面积大、易于携带、墨迹清晰等等,但因其价格的昂贵,往往只用于珍贵经典、神圣文书的书写和图画的绘制。
4.卷轴装
春轴装书卷的末端往往粘在轴上。轴多为刷漆的木轴,也有用象牙、珊瑚、玳瑁、紫檀木以及黄金等贵重材料制成的。当书卷成一卷后,书的卷首就露在最外边,因此,常在卷首以锦缎制成“?F”,也叫“褙”或“装背”,现代人称之为“包首”,来加以保护。“?F”头再系上丝带,作为捆扎之用,叫做“带”,带常为丝质,带的颜色亦因书籍内容的不同而相异。
三、书籍形式的演变
纸的发明,对我国书籍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书籍的形式,促使书籍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模样,或卷、或折,一路发展而来。
1.叶子
隋唐时期,佛学极为兴盛。大量佛教经典由印度传到中国,都是狭长的单页梵文贝叶经的形式。贝叶,是印度一种贝多树叶的简称,贝叶经的装法是将若干树叶,中间打孔穿绳,上下垫以板片,再以绳子捆扎而成。受这种装帧形式的影响,古人发展了汉文“梵夹装”。它是将一张张纸积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
2.经折装
经折装采用左右反复折合的办法,把它折成长方形的折子形式。在折子的最前面和最后面,也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再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纸或木板作为书皮,以防止损坏。
3.旋风装
古人将一大张纸对折,一半粘在第一页,另一半从书的右侧包到背面,与最后一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村墓园的规划建设初探.doc
- 乡村学校社会教化功能发挥个案的研究.doc
- 乡村学校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现状及对策.doc
- 乡村小城镇化生态式的规划的探讨.doc
- 乡村学校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doc
- 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学习的模式初探.doc
- 乡村小学教师“填空式”自主成长的模式初探.doc
- 乡村学校拓展性课程的改革思路刍议.doc
- 乡村小学教师非智力因素嵌导艺术及把握的要点.doc
- 乡村度假酒店生态住宿设施的设计的策略.doc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