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门静脉高压症.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终稿-门静脉高压症.ppt

外科学 门静脉高压症 苏州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临床表现为脾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 正常门静脉压约在1.27~2.35kPa(13~24cmH2O)之间,平均为1.76kPa(18cmH2O)左右。门静脉高压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kPa(30~50cmH2O)。 在我国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肝窦变窄或闭塞。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外科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脾功能亢进。 1980年以来,肝移植已经成为外科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存活率已超过75%。但对那些不能或不愿接受肝移植的病人,仍需要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对门静脉高压的描述可追溯到17世纪,188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anti提出PH原发于脾脏,此后,有人将这类原因不明的脾肿大使脾血流量增多所致的PH命名为Banti综合征(Banti’s syndrom)。 1902年Gilbert和Carnot首先使用PH这一名词,沿用至今已一个世纪。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PH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PH所致的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等仍然是晚期肝病的主要死因。 解剖概要 肝有双重血供。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后者又收集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二支,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内的肝窦,然后流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再经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 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的毛细血管网 (肝窦)。 肝动脉缓冲反应 当门静脉血流增加,肝动脉血流就减少;如门静脉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即增加,这种关系称做肝动脉缓冲反应,当门静脉入肝血流量发生变化时,以维持肝窦内血液灌注的相对稳定。 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交通支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 2.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门静脉血流经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流入下腔静脉。 3.前腹壁交通支 门静脉(左支)的血流经脐旁静脉与腹上深静脉、腹下深静脉吻合,分别流入上、下腔静脉。 4.腹膜后交通支 在腹膜后,有许多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相互吻合。 病因 PH病因很多,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变,占80~90%。 在我国、东南亚、南非等以肝炎后肝硬变为主。 西方国家以酒精性肝硬变为主。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时更易致肝硬变。 病理生理 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PH的始动因素。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PH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 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窦和窦后阻塞的常见病因。增生的纤维索和再生的肝细胞结节挤压肝小叶内的肝窦,使其变窄或闭塞。 汇管区的肝动脉小分支和门静脉小分支间的许多动静脉交通支,在肝窦受压和阻塞时即大量开放,压力高8~10倍的肝动脉血流直接反注入压力较低的门静脉小分支,使门静脉压力更加增高。 肝前型:常见病因是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脐炎、腹腔内感染如急性阑尾炎和胰腺炎、创伤等)、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样变等)和外在压迫(转移癌、胰腺炎等)。 肝后型:常见病因包括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右心衰竭等。 左侧门静脉高压症:单纯脾静脉栓塞多继发于胰腺炎症或肿瘤,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压力正常,左侧胃网膜静脉成为主要侧支血管,胃底静脉曲张较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 病理变化 1.脾肿大(splenomegaly)、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 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可见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和吞噬红细胞现象。除脾肿大外,还有外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2.交通支扩张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它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 距食管、胃交界处5cm长的远端食管,其静脉主要是位于固有层而不是在粘膜下层,这是形成曲张静脉的组织结构基础。 门静脉高压时血管内血容量增加,引起食管曲张静脉管壁张力不成比例地大幅度增加。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因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