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用车正面碰撞性能优化仿真的研究
乘用车正面碰撞性能优化仿真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某车型为例,利用Pam-Crash这一专业碰撞分析软件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研究,提出了正面碰撞的评价指标,分别从纵梁能量吸收、B柱加速度、防火墙侵入量等方面着手,研究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有效提升了正面碰撞性能。
关键词:正面碰撞;结构优化;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1)03-0024-03
Research on Frontal Crash Simulation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Passenger Car
WANG Qing-cai,LI Hua-xiang,SHI Jian-peng
(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 Technical Center,Wuhan430058,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frontal crash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with Pam-Crash software is carriedout for a vehvcle.The assessment index was proposed.Some improved plans are compared in view of energy absorbed、the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curve of B pillar and intrusion of firewall.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proving plan enhanced the frontal crash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vehicle.
Key words: frontal crash;structure optimization;simulation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整车性能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并且随着国家碰撞安全法规对碰撞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汽车厂家都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很明显采用计算机仿真比起多次的重复试验有极大的优势,既可节省研发成本又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本文以某乘用车为例,在Pam-Crash环境下进行了完全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研究。
1 仿真模型的建立
根据整车提供的车身、开启件、悬架、动力总成等部件的CAD模型采用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单元大小为10 mm。焊点连接采用Rigid单元模拟。整车模型的建立在Pam-Crash软件环境下进行,包括加载、约束、接触设置、配重等。整车模型包括75万个单元,80万个节点。碰撞壁为完全固定的刚性墙,碰撞速度为50 km/h。
2 正面碰撞性能主要评价方法
2.1 乘员主要伤害形式
汽车在高速正面碰撞中,乘员所受的主要伤害形式包括:(1)车体承受较大的惯性冲击导致人体所受的加速度过大;(2)作用于乘员的碰撞力超过一定限值;(3)车体碰撞发生变形后,没有给乘员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因此,在汽车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重点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碰撞性能的改进设计,其中,对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碰撞中发动机机体后移,造成防火墙中上部的侵入量过大;二是发动机或变速箱撞击副车架和转向机造成防火墙下部及前地板的弯曲变形从而导致对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入。
2.2 主要评价指标
通过对乘员的主要伤害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乘用车正面碰撞性能的评价指标应该主要反映在人体所受加速度和车体结构变形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正面碰撞将汽车前端结构尤其是前纵梁的能量吸收比例、B柱加速度及防火墙侵入量等作为汽车正面碰撞的主要评价指标。
在汽车的碰撞过程中,车辆碰撞的动能逐步转化为车辆的结构变形能,汽车前端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是缓和碰撞冲击力的主要因素,其中,保险杠、吸能盒、前纵梁起主要吸能作用,通常占整车总吸收能量的50%左右。在能量吸收的过程中,车身部件应该有合理的压溃顺序,首先是前保险杠产生塑性变形吸收部分动能,随着碰撞过程的继续,吸能盒以及前纵梁相继压溃吸能,而车身中部结构不应产生大的变形,保证防火墙变形量尽量减小。这一过程中,B柱加速度峰值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加速度时间曲线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间差距越小越好。
3 结构改进和优化
以某轿车为例进行前部碰撞仿真优化分析,初始设计方案正面碰撞后前纵梁发生横向弯曲失稳,不利于纵梁能量吸收。B柱加速度曲线峰值偏大,需要进行改进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