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纸马名称的研究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纸马名称的研究概述

云南纸马名称的研究概述   【摘 要】纸马(甲马)是中国民间祈福禳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种各样雕版印刷品的总称。关于纸马名称,自古以来各地多有不同,在云南地区,民间对纸马的称谓更是多种多样。在学术界目前也尚未统一,或称纸马,或称甲马。本文从纸马的文献考述、地域称谓等方面对纸马的统一称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纸马 甲马 名称 文献考述 统一称谓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1-02      “纸马”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58年编写、并由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对“纸马”的解释有一种:迷信用品,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纸片。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纸马”的解释有两种:(1)(纸马)迷信用品,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纸片;(2)〈方〉迷信用品,用纸糊成的人、车、马等形状的东西。本文所研究的“纸马”指第一种解释。   那么“甲马”又是什么呢?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8226;云南甲马卷》中,对甲马作如下解释:甲马是中国民间宗教祈福禳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种各样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甲马上印有各种神祈鬼灵、飞禽走兽、自然山川、建筑交通等丰富多彩的图形,供人们不同的祭祀需要。   根据“纸马”和“甲马”的定义以及实物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纸马”和“甲马”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它在民俗上是一种神灵崇拜的产物,它的作用是用于趋吉避祸、祈福禳灾。就笔者的研究和观点,从全国的范围看,“纸马”一词的使用应该最具有普遍性,根据之一就是,在不同时期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可以查到“纸马”一词,但却都找不到“甲马”一词,而《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语言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权威工具书,被中外人士公认为是“最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词典。关于什么样的词语才能被收编进权威辞书,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研究人员说:“词语选入《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是:在目前社会语言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能够生动反映当前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等的词语。”因此,说“纸马”这一名称较早使用并在百姓生活中具有使用的普遍性,《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权威的证明。   一 纸马的文献考述   在古代文献当中,可以找到“纸马”、“纸马铺”的相关记载。所谓“纸马”,据清赵翼《陔余从考》记载:“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纸马。或谓昔时画神于纸,皆画马其上,以为乘骑之用,故称纸马。”这种以纸印神佛像的纸马铺,宋代的文献记载比较多。始见于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书中大量描写了北宋社会民俗民风,其中有:“(汴京)迎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清明节,“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叠成楼阁之状。”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汴京岁终,“诸色杂卖”中有“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的记载。《清明上河图》上画有一家临街的纸马铺,门前竖着“王家纸马”的牌子。在记载明代后期开封城市状况的笔记体方志性著作《如梦录》中,提到纸马铺有十多家,纸马同香烛等兼卖。不难看出,在唐代兴起的用于佛经版画的雕版印刷,在唐代以后的社会民俗、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到了宋代民间印刷已经非常普及和活跃,被用于大量印制书籍、年画、民俗用品包括纸马等。因为民俗的需要,通过雕版印刷,在宋代,“纸马”已被大量的印制,“纸马”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已具有商品性质。   在古代文献中也可以找到关于“甲马”的记载。据目前能查到的资料看,唐#8226;敦煌伯三八一O写卷中描写的“甲马”一说,应是可考的较早记载:“用甲马两个,上用朱砂写‘白云上升’四字,飞符二道,祭六甲坛下……随即白云腾架而起。欲上,开诀解甲马而落地矣。”清虞兆??《天香楼偶得》中有:“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祀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之所凭依,似乎马也。”《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介绍戴宗本事的一段文字也颇为神奇:“原来这戴院长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晚上投客店安歇时,“解下甲马,取数陌金纸烧送了。”第三十九回还有一首《西江月》词描写神行法的效验:“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万里如同眼近。”甲马每次用完要和“金钱”烧送,甲马才能显“神通”。而这里所说的“甲马”实际上只是纸马种类中的一种。   从上述载述中得出,唐代民间已有用“甲马”施“神行法”的记载;北宋则已有印刷“门神”、“钟馗”、“财马”、“回头马”等纸马神祗,且已有专门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