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修改版).pptVIP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修改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修改版)

* * *   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纠合诸侯凡二十六次。晚年信任竖貂、易牙、开方等佞臣,管仲病重时,曾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竖貂等3人出宫,不然3人必然为乱。管仲死后,齐桓公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于是复召3人回宫。其时,齐桓公年事已高,已面临立储之事。竖貂、易牙、开方极力主张立长子。后来齐桓公生病,竖貂、易牙他们为了矫托王命把王宫用高墙围起,只留一个小洞,桓公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桓公在饥渴中悲惨死去。桓公死后,众公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67日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其时,桓公之尸已腐烂不堪,虫蛆爬出户外,恶臭难闻。齐国霸业随之衰落。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 2 3 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变化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前770年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 战国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东周的历史分期 1. 农业: 2. 手工业: 3. 商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 同学们知道“楚王问鼎”的故事吗? “楚王问鼎”一事出自《左传·宣公三年》,见于《史记·楚世家》。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但是,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 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1)诸侯不再分封土地 (2)职位不再世袭 (1)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命令 (3)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周天子地位的变化: 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楚王问鼎的故事) 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方伯,是指一方诸侯之长。阅读材料,思考这一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三、诸侯争霸 1. 背景: 2. 经过: 3. 结果: 4、实质和影响:两个方面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交融。 齐桓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桓公 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1、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 2、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政治)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军事) 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外交)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会盟台(遗址在河南省民权县城东的黄河故道北岸),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葵丘会盟台   陈侯方壶是春秋时期陈国诸侯为其母制造的礼器。陈国灭亡后,此器后为齐国贵族所得,1963年在齐国贵族墓中出土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