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地理学报

第72 卷第12期 地 理 学 报 Vol.72, No.12 2017 年12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ember, 2017 南海《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的 失忆与重构 刘玄宇,张争胜,牛姝雅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南海《更路簿》是国家级非遗,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海南渔民耕海作业的集体记忆与“祖 宗海”的家国情怀,探讨《更路簿》的保护、传承和活化等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对海南琼海、文昌 等地20 名老渔民的实地调研,采用NVivo 8 软件对访谈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更路簿》集 体记忆的动态变化及其重构机制。研究表明:①记忆主体的更迭和客体信息的功能演变弱化 了《更路簿》记忆的生境,渔民对时间性、季节性感知的失律,滞塞了记忆的代际流动。②《更路 簿》集体记忆重构体现在多元主体的诉求赋予《更路簿》新的价值和意义,文本传承的仪式感与 神圣空间的制度化激活了集体记忆的生命力,媒体语境对信息的重组和群体身份的同化构成 记忆重构的重要路径。③渔民对南海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凝缩为记忆重构的特质内核,地 理空间的地方化建构起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双向沟通的渠道,记忆的外生性升华为家—国尺 度的转化。④南海作为渔民流动轨迹覆盖的场域,其活动空间的盈缩与《更路簿》记忆相关依 赖,相互影响,渔民的空间实践与身份认同构成人—海间纽带联结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集体记忆;更路簿;记忆重构;耕海文化 DOI: 10.11821/dlxb201712012 1 引言 [1] 集体记忆与人、空间、时间密不可分 ,对记忆的辩证思考是当今多个学科领域的热 点话题。西方地理学界对记忆研究展开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实践:研究内容上,侧重 [2] [3] 在基于个体或集体对地方具体景观、叙事 和特定意义符号感知的基础上 ,挖掘深植于 “人—地”历史互动中的集体记忆。但对记忆边界性、地方性的过于强调,会掩盖广阔社 [2] 会空间中记忆的生产 ,因此部分地理学者将记忆概念化为在日常经验或微观实体触发下 [4] 持续生产的、并与社会脉动共振的,超然于特定地域的过程 ,研究对象从制度化、仪式 [5-6] 化的正统媒介转向非制度化的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记忆载体 。非遗作为地域文化和情感 体验的鲜活载体,通过世袭沉淀、凝聚,展演出地方所孕育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地 [7] 方关怀和人文情感,具有突出的记忆表征和文化内敛性 ,但不可忽视的是时代的更迭、 社会的变迁、人群的置换等各种迁移,扰乱或削弱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面临 着记忆的 “破碎”、“失忆”等危机。因此在人文情怀中重拾古老的记忆,以非遗为载体, 从 “人—地”关系视角中审视集体记忆的重构、融合、消失的规律,便显得弥足珍贵。 收稿日期:2016-11-14; 修订日期:2017-06-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作者简介:刘玄宇(1991-), 男, 河南商丘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国际地缘政治、南海诸岛地名。E-mail: lxyhnsd@163.com 通讯作者:张争胜(1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