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秀教师体 让学生受到优质教育.doc

培养优秀教师体 让学生受到优质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优秀教师体 让学生受到优质教育

PAGE PAGE 4 培养优秀教师群体 让学生受到优质教育 苗馆中心学校 张龙玉 制约学生能否受到优质教育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没有优秀教师群体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优秀教师群体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会教出高水平的学生。江苏海安教育现象绝不是一个学校、一个领导、一个教师成就的,而是一个群体。那么如何培养优秀教师群体呢,让学生受到最优质教育呢?海安的做法给我很多启示。 一、海安县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一些做法 1、青年教师的管理。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新鲜血液,是生力军,他们有朝气,有激情,有干劲,有冲劲,但是他们缺乏经验,对他们的管理就非常有必要了,海安的主要做法做法是:新分及新入校教师要 “听好三节课”,即学校传统教育课、学校教育教学要求课和年级对教师的要求课;青年教师要 “讲好五课”,即亮相课(初到)、过关课(一个月)、比武课(每学期)、观摩课和示范课。 2、名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管理。评选由学校推荐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教育局人事科负责评选,一经评上,进修学校将对其进行一年的研修、培训,主要参加听评课、编写优质课例、理论学习、上公开课等方面的培训。学校经常对他们压担子,在校内公开课、县级公开课、发表论文、帮扶青年教师等方面有要求。学校有个“青蓝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责任、听评课要求、师德师风要求、合同年限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尽快成长。卷入式教研、124合作教研;同课异构、同课续构;校级优课超市、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集体备课,集体研讨;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每年开展教学研讨会活动;推门听课、预约听课和跟踪听课;草根讲坛等等做法。 4、对教师学习,实行刚性管理。①学校办公会成员每月推荐读书材料,教师人手一份,置于案边,空闲时随手摸起;②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围绕本专业书写论文,每月选读一本教育期刊或写一篇教学反思是硬性规定,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论文承诺书,学校拿出部分经费对发表论文的教师进行适当奖励;③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学校向名师征集书目,学校每科购买20本,每月一个年级发4本,几个年级同时推进,并设计“教师业务学习导读卡”,进行监督检查。 当然海安县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做法还有很多,这样就能很好的让“雏燕起飞”,让“领燕高飞”,最终达到“群燕齐飞”的目的。 二、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一些想法 海安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做法,我们不能照搬移植,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怎样培养我们的优秀教师群体呢?我认为应该重点在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第一,教师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长流水。只有每一名都教师掌握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有可能把学生教好;第二,领导要有深刻的认识。教师素质较低是影响泗水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师优秀不优秀,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应该上升到事关学校质量,事关我们泗水教育质量的高度,教师强则我们泗水教育强。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多层次、全方位地地开展活动。培养优秀教师群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 1、制度干预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加大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适时的引导与规范;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已有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年度考核方案作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使之更有实效,更有针对性。 2、活动培训 (1)、师德养成:加强对教育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提高教师的专业情意。 (2)、成长跟踪:各学校要做好教师的成长记录,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每一位教师分析其专业成长的特点,拟定个人专业成长中长期计划,力争做到持续发展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个体成长与同伴互助相结合、自我监督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3)、外部培植:创建一个以县教研员—镇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网络。充分发挥各级网络的独特优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作好帮扶与引领工作,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4)、活动引领:继续创造性地抓好常规校本教研活动。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创造性地抓好常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县、镇、校要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教师群体共性特点,拟定培训计划,制定预期达成目标,并对学习预期达成目标作好及时反馈与调整。 有计划地遣派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