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0.doc

2017年河南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0.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课题编号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立 项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 高中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研究 学 科 分 类 中学语文 主 持 人 姓 名 安 健 所 在 单 位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6年4月1日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封面课题编号由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统一填写,学科分类须按选题指南提供的类别确定。 二、申报书需报送一式3份,A4纸打印,左侧装订。同时需提交电子稿和汇总表。 三、课题主持人限1人,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成员限5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 四、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和厅直各中小学校负责申报的组织工作。 五、材料报送 通信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415室) 邮政编码:450016 联 系 人:杨伟东 联系电话:0371 电子邮箱: HYPERLINK mailto:hnjysktb@ hnjysktb@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高中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研究 主持人姓名 安健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5年11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阅读 写作 工作单位 全称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联系电话 0394 -6113993 电子邮箱 gugengdao@ 邮政编码 477200 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工 作 单 位 郑文宇 男 1979-04 中学一级教师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陈朝坤 男 1975-11 中学一级教师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谢晓慧 女 1981-05 中学二级教师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徐丽 女 1975-09 中学一级教师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刘艳丽 女 1982-10 中学二级教师 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计划起止时间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 经费预算 小型会议费:500 图书资料费:1500 调研差旅费:1500 文印装订费:1500                   合计:5000 二、主持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主持(参与)并完成的县级及以上课题 主持人 (参与者)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立项编号 批准时间研究周期 批准单位 文件编号 完成情况 安健 《高中语文新课程以诗促写教学研究》 JCJYC140131003 2014年9月 一年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已结题 郑文宇 《高中语文新课程以诗促写教学研究》 JCJYC140131003 2014年9月 一年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已结题 安健 《高中语文新课程以读促写教学研究》 ZK111040101 2011年9月 一年 周口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已结题 (研究课题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证书、鉴定意见复印件,单位盖章附表后) 三、主持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近三年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让古典诗词点亮你的作文》 安健 论文 《高中生学习》 2014年12月 《诗词启迪下的作文结构靓丽动人》 安健 论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6月 项目组主持人、主要成员前两名主持(参与)并完成县级及以上课题的证明材料粘 贴 栏 项目组主持人、主要成员前两名主持(参与)并完成县级及以上课题的证明材料 粘 贴 栏 注:本页内容格式只是示例,需要时均可加行、加页。 粘 贴 栏 四、课题设计论证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可加页)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最辉煌、最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事实证明,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之所以延续下来并继续焕发蓬勃生机是与传统文化的基因得以代代相因分不开的。 然而,自“五四”以来,由于时代斗争的需要,传统文化大都处于被批判的位置,特别是近些年来,外来思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