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输液临床的应用进展.docVIP

加温输液临床的应用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温输液临床的应用进展

加温输液临床的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4-0170-02   【摘要】就加温输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加温温度以及加温输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各类病人保持体温恒定、减少因体温降低而引起的种种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加温输液;应用进展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近几年,随着医疗条件、医疗设备的不断改善与发展,加温输液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对体温的影响及输液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工作中越来越关注加温输液方法的应用[2]。      1 加温输液的作用机制      对药液进行加温,避免冰冷的药液流入人体产生不适,减少血液与输入液体温差,加速药物溶解,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消除低温输液给患者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杜绝了因液体低温不利于药效被充分、及时地吸收的影响[1]。      2 加温输液的方法      2.1 液体加温:即在输液前采用水浴法或温箱将液体整体升温至35℃左右而后再配药输液,不仅从根本上杜绝输液产生气泡现象和输凉液的反应,也对配药溶解有益,使多数粉剂药溶解速度能加快1~3倍。但此方法保温效果不好,往往是先热后凉;而且如不能准确控制温度则可能会破坏药液成分。   医疗输液热水袋可以避免以上缺点,利用该医疗输液热水袋可方便地将输液瓶内的药液加温,且可以准确控制温度,从而消除或减轻因低温药液对病人的不适应感。   2.2 输液器加温:Biegler生产的BW585是用来给输液或输血加温的设备。它将输液管缠绕在加温输液器上,通过给连续流动的液体加温,使热交换器中的热量经过延伸的输液管道传递给管内的液体。可间接地对输液管内液体加热,既不与药液接触,也不与患者接触,安全可靠。温度可以设定在37~41℃。   2.3 ET-TFⅠ型输液加温器:ET-TFⅠ型输液加温器采用先进的面状发热板加热,使得加热迅速、均匀,先进的数字控温技术更能保证精确控温,发热体控温精度±0.1℃,加热液体控温温度±0.1℃,本产品适用于手术室、特护病房等高要求的医疗输液。      3 加温的温度      Santoro等通过对100例健康人应用不同温度液体静脉输液的研究表明:36.5~37℃的液体用于静脉输液更为安全、可靠和舒适,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但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不能加温)[3]。有作者建议对手术时间较长的胸、腹部手术,最好在输液时对液体进行加温,使进入体内时的液体温度在37~38℃左右[4]。韦统友、王芳、邱雁等[5]研究结果表明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患儿把输入液体加温到32~35℃,能够把治愈率提高到96.88%,死亡率降低至3.12%;治愈患儿硬肿消失天数由对照组的(12.36±3.53)d缩短至(4.58±1.34)d,住院天数由对照组的(17.6±4.29)d缩短至(13.74±4.16)d。      4 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4.1 加温输液对手术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大约50%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6],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调节恒定在37℃[7]。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间的低温环境、大量输入室温下的液体、较长的手术时间、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等。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作用[8]。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中心体温下降约0.25℃[6]。因此,大量输入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这可以通过加温输液装置得到改善。陈健欣、胡小玲、刘凤春等[9]通过对6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加温输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徐鹏、黄丽君、刘纯艳[10]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加温输液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葡萄糖的有氧代谢率增加,从而减少乳酸的生成;血流加快,减少葡萄糖无氧酵解生成的乳酸的堆积,从而减少对神经元的损害,可保障脑组织的有氧代谢。李海燕、王振香[11]对56例子宫全切病人研究表明预热静脉液体不仅可避免因输注液体温度低而引起的肢体发凉、发麻、胀痛、寒战,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谢淑丽、朱明光、张晓丽[4]研究的使用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其进入体内时的温度与体温大致相当,结果发现,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胃大部切除病人术中体温下降和热能丢失,减少了病人寒颤发生,以避免病人体温下降及由此而引发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