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doc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分析了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 金融资产 政策      我国城镇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据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绝大部分。大多学者认为,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是居民持有的金融债权及权益凭证形式的资产。城镇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性存款,有价证券(股票,债券及基金等)及储蓄性保险。短期而言,居民持有金融资产是为了获得利润。长期而言,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动机主要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期效用最大化。   一、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现状分析   1. 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存量迅速增长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金融资产存量仅为110.46元,而到2008年,已经增长到了38100.64元,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34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1.5%。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的增长主要源于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据有关资料,2008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45.95倍。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居民将消费后剩余的可支配收入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另一方面,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往由国家包揽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制度都被取消,由于制度的变革,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出于预防性动机,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增大。   2. 手持现金比例持续下降   1978年人均手持现金为20.64元,占当年人均金融资产存量的18.69%,1988年这一比例降到了12.76%,而到了2008年,仅为3.46%。现金虽然流动性最好,但是其收益基本为零。居民手持现金主要是应付不时之需,即满足流动性需求。手持现金比例的大幅度降低,反映了居民对金融资产收益性的要求。   3. 储蓄存款比重稳中有升   无论从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数额来看,储蓄存款在居民金融产中都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三十年间,储蓄存款的比重基本在80%左右浮动,除了在1985年到1989年这五年间低于80%,其他年份均高于这一比例。1989年以后,储蓄存款的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末,达到历史最高值89.21%。从绝对数额来看,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33988.70元,是1978年的378.4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21.88%。   4. 有价证券发展迅速,总体增长较快,比重仍然较低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曾发行过国债,由于历史原因,1958年以后,国债的发行被终止。我国于1981年又恢复了国债发行。我国的证券市场建立于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也就是说,1991年以前,是不存在股票的。因此,改革开放以后,有价证券的出现是从1981年算起的。1981年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有价证券仅为0.05元,仅占金融资产存量的0.02%,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从绝对数量看,人均拥有的有价证券持续稳步上升,2008年达1491.77元。而从有价证券在金融资产存量中的比重来看,1981年到1988年,有价证券的比重增长颇为迅速,其198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12.58%1988年到1994年之间出现过小幅震荡。从1994年起,一路平稳下滑,截至2008年,有价证券在城镇居民人均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仅为3.92%。   5. 储蓄性保险比重有所提高   同债券市场的发展类似,我国保险市场市场也在1958年被取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保险业务又被恢复。城镇居民储蓄性保险从1985年开始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1994年以前,储蓄性保险在城镇居民人均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上下,从1995年起,该比重保持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最高曾达到4.08%(2003年),此后又出现了缓慢的下降,2008年储蓄性保险的比重为3.41%,略低于当年有价证券的比重3.92%。   二、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存在问题   1. 各项金融资产比重差异大,结构严重失调   货币性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过高,非货币性资产占比低。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和储蓄存款。从1978年到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货币性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超过80%,有些年份甚至达到90%。货币性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居于主导地位。非货币金融资产中,有价证券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曾超过10%,此后直线下降,直到2008年保持在3.92%,而保险类金融资产的比重基本上一直维持在5%以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性金融资产和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分布严重失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近年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