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潼关高程变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泥 沙 研 究
2004 年 2 月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第 1 期
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潼关高程变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
吴保生 , 张 仁
(清华大学 水利系 , 北京 100084)
摘要 :本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潼关高程变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建库前小北干流是强烈淤积性的
3 3 3
河道 ,相应千年以上、百年、几十年的年平均淤积量分别为 02472 亿 m 、03915 亿 m 和 05~062 亿 m ,其特
点是时间愈接近现在 ,淤积强度愈大。潼关高程在历史时期 ,特别近代处于微淤抬升状态 ,三国至建库前的
1805 年潼关河床沉积厚约 14m ,年均抬升 0008m ;关于近代潼关高程变化 ,各家结果相差较大 ,综合分析认为 ,
1929~1960 年潼关高程年均升高约 0066m 。但一段时间内河道的冲淤趋势不能作为长期趋势来对待 ,如何
估计三门峡水库建库后 ,潼关高程在自然条件下的可能上升值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黄河 ; 三门峡水库 ; 水库泥沙 ; 小北干流 ; 潼关高程
( )
中图分类号: TV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68155X 2004
1 引言
潼关距三门峡大坝 1135km ,位于黄河、渭河汇流区宽浅河道突然收缩进入三门峡峡谷河道的衔接
处 ,对上游河道具有侵蚀基准面的作用。潼关高程与小北干流和渭、洛河下游河道的泥沙冲淤关系密
( 3 )
切 ,对该地区的防洪排涝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潼关高程 相应 1 000 m s 水位 长期维持在 328m 以上,
居高不下 ,引起大家的重视[1~8 ] 。如何看待建库前潼关高程的变化 ,关系到如何看待近年来潼关高程居
高不下的原因。
实践表明 ,影响潼关高程的因素较多 ,河床冲淤变化复杂 ,加之不同研究者的侧重点不一样、研究方
法不同 ,又缺乏系统的观测资料 ,使得人们对于潼关高程在建库前的变化规律 ,特别是定量升降幅度 ,缺
乏统一的认识。过去围绕建库前潼关高程的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本文将对以往具有代表性的研
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比较分析 , 以期深入了解潼关高程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2 各家研究成果
21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结果
[9 ]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渭河研究组 1983 年根据西安铁路局 1966 年钻探资料 ,分析了河床岩性结构与
冲淤动态的关系。认为大约春秋时期 ,渭河下游普遍进行过一次侵蚀作用 ,河槽下切到下更新统地层。
( )
潼关附近 ,侵蚀不整合面以上冲积物有二大层 :下层砂砾石 底部砾卵石直径 40 ~70mm ,最大 150mm ,
(
颗粒不均 ,分选差 ,成分主要是火成岩 , 向上过渡为粗砂夹砾石和中砂夹少量砾石 砾石占 15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