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瑕疵效力问题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思表示瑕疵效力问题的研究

意思表示瑕疵效力问题研究   摘 要 现实中意思表示的瑕疵严重影响着交易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意思表示瑕疵的效力问题当然备受关注。本文就当前民法典制定中有关意思表示瑕疵效力制度方面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对我国现行民法并未规定的第三人胁迫及不当影响制度的效力提出建议;对意思表示错误的效力进行了思考。目前中国法律对意思表示不自由之“乘人之危”“胁迫”的规定失之简括, 本文为准确认定“乘人之危”“胁迫”行为的效力做出一些探讨。通过以上补漏,修正以及整合,以期达到法条本身的规定更易于适用于实践,更好的引导实践,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意思表示瑕疵效力 无效 可变更可撤销 善意第三人 撤销权   中图分类号:D915.7 文献标识码:A   一、 意思表示瑕疵的概念   意思表示瑕疵,指意思表示不健全,表意人在意思不自主或者依据不正确的情况下作出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或者不能完全发生效力。瑕疵意思表示即意思与表示在表意人表示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其本质在于外在的表意与内心的真实意思的不一致,此时该法律行为效力会受到影响。所以,意思表示是否健全对于法律行为有效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 我国意思表示瑕疵效力立法的完善   (一)我国民法意思表示错误效力的不足及完善。   意思表示错误,是指“内心意思”与“外部表示”非故意的不一致。对意思表示错误的法律效力大概有法律行为无效主义和法律行为撤销主义两种。日本和瑞士民法规定为无效,德国、法国和我国台湾民法则规定为可撤销。基于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即便可以撤销,也并不是毫无限制。此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上的限制。比如德国民法典对错误规定了可以撤销的,也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该法典同时也规定,撤销权人自从知悉撤销理由后,须立即撤销,而不应有可归责于己的迟延,也即必须毫不迟延。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对撤销在时间上的限制则为“其撤销权必须自意思表示一年内行使之,逾期即行消灭”,笔者认为一方面短期时效,也即“即时撤销”,要求当事人即时行使权利,以避免对对方造成损失;另一方面为避免使对方的利益长期不稳定,宜采用10年左右的年限。(2)相对人没有明知或者应知错误之事实,如果相对人已发现了错误而仍然与表意人进行协商,实际上是利用了表意人之错误,即相对人并不是善意,合同之公平正义难以保证。(3)表意人没有过失。如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定表意人对于意思表示所产生的不正确看法或事实情况之不知,必须非由其自身之过失所引起。   基于我国现行意思表示的错误效力规则之中的漏洞,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在构建错误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基准,才可达到表意人和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均衡: 其一,在表意人撤销权之成立要件上,舍弃重大的财产损失要件,回归意思自治之根本价值;增加表意人没有重大过失要件,实现表意人和善意相对人信赖利益之良性制衡;其二,在表意人的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起算上,以表意人知道或者应知时为标准;其三,在错误效力的选择上,以普通人、常人作为设计的模型,采用保护表意人意思自治为主之立法模式;其四,在赔偿要件上,采用无过失主义,和缔约过失责任相区别。   (二)设立不正当影响制度及其效力。   不正当影响由衡平法发展而来,“其意义乃指衡平法院将对因不正当影响而得来之利益予以排除。” 正当影响制度首先发源于英美国家,在当事人为瑕疵意思表示的不正当影响情形,如在重大工程招投标及采购合同中,一些政府要员的“打招呼”等干涉行为,这些行为不能归于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情节,在我国目前尚无法可据,若引人不正当影响制度,这些问题均迎刃而解。鉴于此,建议当前我国民法典设立正当影响制度 ,其认定标准可借鉴美国法院在审判该类案件考虑的以下因素:双方当事人交易的谈判不正常或时间均不合适当事人缔结约定的地方不适合一再强调及要求契约须立刻签订特别强调延时签约之利后果主控一方使用数人向单一对方不当游说。当事人一方无法取得第三者的独立参考意见使当事人中一方无时间咨询其财务专家或律师的意思,以上几种情况,如双方当事人在商谈其约定时间有任何一种情形出现,即适用不正当影响的原则。对于其效力由于不正当影响的危害。   由于受不正当影响的人在进行意思表示时并没有完全丧失独立的自由意志,只是其自由意志有了一定的偏向,或者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意志,因而尚能有限度地表示自己的意思。加之,因受不正当影响所签订的合同仅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所以赋予受不正当影响的一方当事人以撤销该合同的权利足以保护其利益。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已经交付的财产应当返还对方,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签订合同前的状态。至于撤销权的行使可否对抗第三人,英美法的普遍作法是不得对抗善意的并有偿获得合同权利的第三人,而对于恶意的第三人或者虽属善意但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