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券商综合治理及重组的模式分析.docVIP

我国券商综合治理及重组的模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券商综合治理及重组的模式分析

我国券商综合治理及重组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综述了我国券商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券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证监会对券商的综合治理整顿,归纳了券商综合治理下的三种兼并重组模式,并对各种重组兼并模式进行了评析,指出了缺陷。分析表明对券商的综合治理取得的仅是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证券公司;综合治理;重组模式   [中图分类号] F830.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26-04   ※基金项目: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启动)(7300417)。      一、引 言      截至到2007年1月,在中国证监会监管的104家券商中,100家证券公司将历史遗留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违规理财、账外经营、国债回购等风险事项通过各种模式的重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吸收合并、证券类资产出售)进行风险处置后,财务指标已经达到中国证监会进行治理整顿的指标,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行业风险。另剩余4家尚在重组过程中的公司也都在按期进行重组工作,由此表明我国对券商的治理整顿工作已基本完成。若按照证监会计划的2006年10月31日为综合治理的截至期,则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券商的全面治理整顿已经大致完成。若将治理整顿以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开始对券商实行“分类监管”政策作为标志,则对券商的治理整顿历时达两年多;在此期间,共有30余家证券公司被关闭和撤销。此外20余家证券公司被列为创新类券商,40余家证券公司被列为规范类券商。这一过程走得相当艰难,我国资本市场上券商过去遗留的风险已经基本化解,特别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在2006年从熊市走向大牛市,沪综指数从1000点左右攀升到3000点,更是积极有效地帮助证券公司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   虽然对券商的治理整顿已接近达到预期整顿的目的,并且券商在当前普遍表现出良好盈利状态,但并不能就此说明整改合格的所有券商过去存在的所有问题就已经彻底解决了,券商们从此就走向了健全发展之路了。在对券商之前风险困境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表明券商风险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制度性缺陷问题,然而我们在分析证监会对券商的治理整顿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券商的重组模式归类分析研究发现,导致券商过去面临风险的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故我们认为重组仍然存在缺陷。因此我们的看法是,此次对券商的治理整顿仍只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券商的重组成功仍然仅只是券商走向良性发展的大方向的前奏和开始,资本市场券商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更大的变革。      二、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史与困境根源      1.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历史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是我国最早由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等中央金融单位在深圳的分支机构于1987年9月发起成立的证券公司。随后,各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改制前的人民银行)、财政系统以及众多信托投资公司先后出资成立了证券公司或证券营业部。1992年下半年,在中央政府直接鼓励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家级直属机关部门出资成立了华夏证券、南方证券和国泰证券三家全国性证券公司。同时各地银行、财政、信托等金融部门也出资组建证券经营机构。[1][5]   然而,由于在1995年爆发了震惊金融行业的“327”国债期货事件,由此导致在当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该法案成为中国证券业发展走向分业经营的分水岭,而此前由财政和各级银行出资管理的证券公司纷纷转让给地方政府进行管理,随后几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出于自身融资的需要,通过联合出资也成立了数十家证券公司。   我国证券公司的迅猛发展是与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联的。然而进入21世纪后,由于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的缺陷以及证券公司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的逐渐暴露,导致众多证券公司陷入严重的风险困境。自中国股市2001年步入低靡之后,证券公司的经营即每况愈下,部分中小证券公司甚至难以为继,挪用客户保证金参与二级市场的炒作或拆借资金给炒家成为它们重要的“另类”生存之道。2003年券商即开始出现整体亏损局面,而在2004年、2005年诸多证券公司更是在经受着能否继续生存的煎熬。例如,湘财证券2004年报显示其亏损接近20亿元,负债高达54亿元,其中委托理财资金为25亿元,南方证券更是因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200亿元而震惊了整个中国金融业。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报告显示:在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2004年114家证券公司利润总额为-15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达到1.3亿元。2005年,券商风险大规模暴露,挪用客户保证金的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