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docVIP

咸宁市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宁市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

咸宁市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   摘 要:温泉是咸宁市最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咸宁市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文章通过分析咸宁温泉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机遇,提出了咸宁发展温泉旅游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从而有助于实现咸宁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温泉旅游;咸宁;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胡晓锋(1975-),女,湖北麻城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0.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0-01-02       随着大众休闲意识的提高,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我国一种新的需求主流,并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旅游市场结构,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而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方式,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被称为“朝阳产业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近年来,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温泉之乡”的咸宁市依靠温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温泉保健、旅游休闲、水产养殖等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一、咸宁市开发温泉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温泉资源    在全国温泉地热资源的拥有量排序中,湖北的地热资源排在全国的前六位,而湖北绝大部分地热资源集中在咸宁。中国矿业联合会在关于命名湖北省咸宁市为《中国温泉之乡》的决定中指出,咸宁温泉是市区内开发最早、应用范围最广、开发程度最高的温泉。经地热资源勘查(调查),探明咸宁温泉地热资源总量221.353×1012kCal或926.32×1012kJ,折合标煤31.63×106t;可开采地热水量22486.6m3/d,可利用热量7.769×108kCal/d或32.53×108kJ/d,折合标准煤110.5t/d或4.033万t/a。咸宁市全境有7处温泉,已形成以咸宁市城区温泉地热为主托,以赤壁五洪山温泉、崇阳县浪口温泉、通城县茶铺温泉、通山县娄下、通山县西坑潭温泉和嘉鱼县蛇屋山温泉为“卫星泉”的地热资源分布格局。其中温泉以赤壁五洪山温泉开发利用最佳,不仅涌水量大(日出水量1.5万吨,年产量700万吨)、水温较高(介于53℃至64℃之间),而且水质清澈、无色、无沉淀物,含有丰富的硫、氡、锶、氟等微量元素,极具医疗保健价值,类型以硫酸钙、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钠型为主。经权威专家科学鉴定,咸宁温泉系硫酸钙弱放射性氡泉,氡泉在温泉排位中属于最顶级的一种。且咸宁温泉资源大都位居城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此外,咸宁温泉均以上升泉群形成出露,部分钻孔揭露后成为自溢井,故咸宁温泉有“华中第一泉”之美誉。    (二)突出的区位优势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大改革试验区的中轴线,是武汉、长沙、南昌“金三角”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于武汉、岳阳、庐山三个旅游热点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正在兴建的杭瑞、大广高速公路、咸宁―武汉城际铁路、咸宁―武汉快速通道和即将动工的城市圈外环等,将进一步使咸宁成为南北东西的通衢。届时,城铁、高铁和普通铁路三铁齐发,从鄂湘南北两路进入咸宁都只在一小时或更短时间圈内,交通更加便捷。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    咸宁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的地貌特征,成就了咸宁“中国桂花之乡”、“中国楠竹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盛名;54.2%的森林覆盖率、45.6%的城市绿化覆盖率,造就咸宁“天然氧吧”;全年365天的优良空气指数,天赐咸宁“宜居山庄”。年均1500多毫米的降水量、115个湖泊,滋润着咸宁的天与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宫山,赛过庐山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陆水湖,秀比千岛湖。咸宁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代表”,是全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批5家试点城市之一。在咸宁市内有多个国家级或省级旅游度假区或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为依托,地热景观、温泉活动、湖泊流域能够与其互相融合,形成完美、独特的旅游景观体系,能够吸引更多旅游者。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    咸宁历史悠久,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西汉置县,宋代取《易经》“万国咸宁”之意设地名。咸宁人文厚重,商代青铜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九宫佛道文化、赤壁三国文化、通山闯王文化、咸宁北伐文化、五七干校文化、明清民居文化等历史文化名扬海外。咸宁温泉还孕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咸宁城区温泉养育了宋代享有“三魁天下元,两娶宰相女”的文化名人冯京,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