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明理学》课件ppt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主要内容: 1、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2、董仲舒和儒学的独尊 3、宋明理学 4、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戴王冠冕的孔子像 反映了什么问题“?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董仲舒是儒学大师, 朱熹是理学大师。这三大体系是儒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 第1课 *   唐宋新儒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它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称为“理学”。理学逐渐神化、宗教化。 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理学家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了。   把握“理”:“格物致知”、“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魏晋: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 2、隋唐:“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3、唐朝:建立国学、编订《五经正义》 *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核心)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 代表: 著述: 思想: 2、南宋时期 代表: 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著述: 《四书章句集注》 思想: “理气论”、“心性论” “存天理,灭人欲” 评价: 从根本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朱子学” *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心学” 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 2、王阳明的思想 对“仁”的思想进行发挥,提出“致良知” 的学说,提倡“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论宇宙观:“心即理”、“宇宙便 是吾心”、“心外无物” * 程颢、陆王:“心即理也”,主观唯心主义 程颐、朱熹:“理气一体”,客观唯心主义 BACK 理学的影响: 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片面强调重义轻利。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存天理,灭人欲”“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3.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 1.唐朝皇帝大都重视宗教的作用,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这三教是 A.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儒教、基督教C.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   D.道教、佛教、儒教 2.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促进儒学发展的措施,主要有 ①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②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 ③尊孔子为“先圣”“宣父”④下令对五经作出权威性官方注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3.王守仁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在明朝的发展,那么 A.他主张心外无物的唯心理论 B.他修正了朱熹的“致知”提出“致良知” C.他肯定“心即理”,反对“外心以求理” D.他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D B C *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义轻利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课堂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 * 程颢(1032-1085) 程颐(1033-1107)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