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灌浆帷幕防渗效果检测及耐久性的研究思路.docVIP

基础灌浆帷幕防渗效果检测及耐久性的研究思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灌浆帷幕防渗效果检测及耐久性的研究思路

基础灌浆帷幕防渗效果检测及耐久性的研究思路   摘要: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河床坝段防渗帷幕已运行30余年,局部区域渗流、渗压异常,大坝加高后其运行条件发生变化,能否满足要求,需对其防渗效果进行全面检测,并通过相应的试验研究,对现有帷幕的效果和耐久性作出评价,以确定其补强灌浆部位及方法。   关键词:灌浆帷幕;检测;耐久性;丹江口大坝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08)01-0110-02      Effect Back-Check and Endurance Research on Foundation Curtain Grouting   CAI Han-sheng,YAO Chun-lei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Curtain grouting of the Danjiangkou dam have been running more than thirty years with part of it being of seepage and infiltration pressure unconventionality.After Danjiangkou dam have been heightened,the running condition will change,whether or not to meet the request,the curtain grouting needs all-sided back-check.By carrying out related 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to estimate the effect and endurance of the existence curtain we can confirm position and method of the reinforce grouting.   Key words:curtain grouting;back-check;endurance;Danjiangkou dam      1 原防渗帷幕效果检测和耐久性研究的必要性      1.1 工程概况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初期工程正常蓄水位157.0 m,坝顶高程162.0 m;大坝加高后正常蓄水位170.0 m,校核洪水位174.35 m,坝顶高程176.6 m,水库总库容339.1亿m3。加高后最大坝高117 m,正常蓄水位较初期将抬高13 m。大坝加高工程挡水建筑物由河床及两侧岸边混凝土坝和两岸土石坝组成,总长3 446 m。混凝土坝分为58个坝段,全长1 141 m。   1.2 枢纽工程地质简况   丹江口水利枢纽混凝土坝基岩为元古界变质岩浆岩,岩性为闪长岩、闪长玢岩、辉绿岩及辉长辉绿岩等。岩层古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构造断裂和裂隙均甚发育,岩体较破碎。基岩构造裂隙各向发展,基岩被切割成大小不同岩块,裂隙多数成闭合状,常充填有岩脉、钙质薄膜、方解石、黏土或岩屑等物质。河床裂隙倾角一般较陡。右岸存在不少倾向上游的缓倾角裂隙,左岸存在少量倾向河床的岸坡裂隙、近水平裂隙和剥离裂隙。岩体透水性受岩性、风化程度、断层发育状况及地形条件控制。大部分新鲜及微风化岩石透水率小于l Lu。局部区域有地质缺陷:9号至11号坝段有F??16与F??204两条宽数米的大断层贯穿上、下游坝基,与其它80余条中小断层在坝基形成上游宽约20 m,下游宽约40 m的断层交汇区,区内岩石极为破碎;33号至35号坝段有F??697断层及岸坡裂隙;F??1 270缓倾角断层自右3号坝段上游斜穿坝基至8号坝段下游,倾向上游,倾角30°~40°。   由于断层两侧岩石裂隙发育且未充填密实,易形成顺河向集中渗流带。各透水带的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均一,左侧河床25号至28号坝段范围存在一顺河流向的集中渗漏带,深达50~60 m,透水性相对较大,透水率约1~10 Lu。   1.3 枢纽工程基础防渗处理概况   为降低坝基扬压力,减少坝基渗透流量,防止基岩断层破碎带和裂隙中软弱物质产生机械管涌,初期工程在混凝土坝上游侧坝基设置了防渗灌浆帷幕。防渗标准根据工程规模、重要性及基岩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后期加高要求,采用透水率q≤0.5 Lu。灌浆帷幕深度为深入基岩透水率q≤0.5 Lu的相对不透水层,且不小于1/3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