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学基础知识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文学基础知识介绍

PAGE 36 PAGE 37 文文学基础知识介绍 【诗说】 南宋姜夔作。亦称《白石诗说》和《姜氏诗说》;《历代诗话》本作《白石道人诗说》。它从“诗病”(做诗的毛病)与“诗法”(做诗的方法)两方面谈艺术技巧,示人以“能诗之法”,使不能做诗者“能诗”,颇多独到见解。认为诗以模拟、浅露为“病”,“一家之诗,自有一家之风味”,“模仿者,造语似之,韵亦无矣”。主张“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词尽意不尽”。还主张诗要有变化,但又要求不乱“法度”。对于字句的工巧、技法的“雕刻”以及结构的“布置”等,都有许多合理的意见。但过分追求形式美,对内容有所忽视,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闲情偶记】 清李渔著。原名《闲居偶集》。论述戏曲、烹饪、建筑、园艺等方面的杂著。其中填词部和演习部为戏曲理论部分。后世也另称《李笠翁曲话》。戏曲创作强调“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要求真实地反映人情物理,而不必追求荒唐怪异。尤注重戏剧结构,主张“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又要求戏曲语言应力求浅显。“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此外,对于舞台表演亦多精辟之论。但用“忠孝节义”要求戏曲的内容,主张“报恩”,反对“报怨”,表现出鲜明的封建礼教观点。此书是作者多年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故多真知灼见,能发前人未发之秘,实用价值极大。 【随园诗话】 清袁枚著。十六卷,又补遗十卷。多记述文坛掌故和文人轶事,存录亲朋友人诗作,但其间也有不少表达文学见解的文字,且不乏真知灼见。针对沈德潜提倡复古的“格调”说,标举“性灵”、“性情”,认为“诗者,人之性情也”,“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作诗不可以无我”。又指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尤恶摹仿抄袭古人之作。在语言运用上,反对故作艰深,主张明白易晓,人人都能理解。但未能指出个人“性情”与社会时代的关系,又流露出轻视小说、戏曲的倾向,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姜斋诗话】 清王夫之著。共三卷,包括《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外编》和《南窗漫记》。其中以卷二内编的理论价值最高。此书对明代诗文多所批评,指出:前后七子“通身倒入古人怀中”,使文坛“三百年如出一日”,“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特别提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强调客观实际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根据。又以“意”论诗文,认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为作品之“帅”。但他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对前人一些批判现实之作和优秀的民间文学多有诋毁,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和封建主义的伦理观念。 【论文偶记】 清刘大櫆著。探讨散文艺术的专论。作者以“神气”论文,认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是作者的气质才性在艺术上的成功表现;气则是文章语言的气势。神与气互为依存,离神言气,则“气无所附”;离气言神,则神无所体;又认为神气虽不可见,但音节乃“神气之迹”;作家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神气”能从抑扬顿挫、激昂舒缓的节奏之中得到体现。因此,又提出于字句求音节,于音节求神气。这种理论有某些合理因素,对后世的散文创作和欣赏不无影响,以至被后来“桐城派”的一部分文人奉为至宝。但此论有忽视思想内容而对作品整体进行肢解的弊病,带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的色彩。 网络文学杂感 ◎ 张抗抗 “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评选入围的30篇作品,是以纸质打印稿的形式送到终评委手中的,然后择出其中最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在整个纸介质的审读过程中,我曾不断为自己设置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前是瞬息间可穿透无限空间的陌生文本;当它们重新回复成手中的白纸黑字,又有似曾相识的亲切。那种若即若离的碰撞与转换,使得阅读充满了新鲜的快感。 当初之所以同意担任“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评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于了解“网络文学”的愿望。在新千年的世纪之交,急速膨胀的网络已带有某种“创世纪”的意味,它将会怎样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有文学?——在当下,以及未来。凡有上进心和好奇心的人都不会对此置若罔闻。 反复地比较、犹豫和抉择之后,在表格上签下最后一个意见,脑子里一次次出现的问号是:“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或者叫“网络写作”?)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着绝对的分界? 如今是文化评判标准多元化或者说混乱化,再干脆说根本可以没有标准。 在这里,“自我” ——我的艺术良心、我的审美价值、我的文学尺度,就成为评委的“我”与网络写作之间唯一的通道和“链接”。这种“自我”的评判标准,与网络的“个人化”写作,应当具有某种本质的暗合与默契。 有趣的是,在进入评奖阅读之前,曾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打算去迎候并接受网上任何稀奇古怪的另类文学样式。读完最后一篇稿子时,似乎是有些小小的失望—— 准备了网上写作的恣意妄为,多数文本却是谨慎和规范的;准备了网上写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