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填空答案(全)》.docVIP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填空答案(全)》.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高二历史必修3——文化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大变革 (根本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 的崩溃 ②政治: 周王室 的衰微 ③阶级关系: 士 阶层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 民间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主要代表: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3、意义: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 ,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孔子 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 《论语》 ,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主张和贡献: ①核心是“ 仁 ”。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 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 有教无类 ”(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 2、战国――孟子、荀子 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 ①发展了仁,提出“ 仁政 ”思想;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 民贵君轻 ”。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 善 ”,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主张:①施政用“ 仁义”和“ 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 君舟民水”关系。 ③伦理观:主张“ 性恶论 ”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 实例: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和不同。 思想家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三、法家和道家 1、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2、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 韩非子 ,主张以 法 治国,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专制国家 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 道 家、 法 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 2、思想主张: 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出“ 春秋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②为了加强君权,宣扬“ 君权神授 ”、“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 ③提出处世的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 ”。 二、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兴办 太学 ,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独尊儒术的结果: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 正统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 儒家经典 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教官为“ 博士 ”。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主张:黄宗羲认为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 2、经世致用思想家——顾炎武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主张,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形成 经世致用 的思想,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 》。崇实致用的学生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 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进步思想家 王夫之 认

文档评论(0)

Only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