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近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doc

新闻传播学论文-近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传播学论文-近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

新闻传播学论文-近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 [内容提要]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皇权的禁锢、军阀的专横、敌寇的入侵,一批批民营报人从逆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始终保持着独立精神,坚守着争取民主自由、变革社会的报业传统。任何报人办报,总以一定的办报思想为指导。近代“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政治色彩浓。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活动能力,较为注意民众的呼声。曾经提出,报纸应当反映民众的活动,应当成为民众的喉舌。他们的这些优良的政治素质,对于他们当时的政治作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世的报人,也产生了示范性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文人?? 民营报刊?? 政治 Abstract: From the end of 19 century to the forties of 20 century, facing up to the adversities, accompanied by the fetters of imperial power, the peremptoriness of warlords and the invasion of enemy troops, a batch of private newspaper-owners grew up. They always upheld the independent spirit and stuck to the journalistic tradition that strove for the democratic freedom and changed the society. Every newspaper-owner was guided by the specific journalisitic thought. Tmented on politics found political meaning. They were almost possessed of stronger political ability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ss voice.They once raised that the newspapers should have reflected the mass movement and become the mass mouthpieces.Their excellent political trai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current political behaviour and made an exemplary impact on the descendants. Key words: Scholar; Private journalism; politics “文人论政”,或曰政治家型报人办报,主要是指报人应具有政治家的一些重要素质,如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政治智能、政治勇气等,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1]从我国报业史来看,远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报纸的萌芽期;最早的雏形报纸“邸报”是政府办的,实际也就是政治家办的;从近源来说,则可以追溯到我国近代正规报纸的创立期及整个近代报史。特别是在近代民营报史上,“文人论政”,可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文人借助报刊论政参与社会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来说,自由和人权从未惠及小民,但是这并不能说中国的民营新闻界从没有自由的空间。实际上传统社会对读书人的尊重到民国之后并未有丝毫减少,他们可以说是社会的主流与中坚,因此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直都是学人在呼风唤雨。自西学东渐以来,从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诸公的努力,包括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目的和原则的限定,中国民营报刊在文人论政方面可以说是有大发展,有大建树。勿庸置疑,从洋务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中国民营新闻界的活跃和取得的成就,是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前所未有的。[2] 近代中国不以功业而以思想、言论报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王韬为第一人。[3]1874年1月5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报纸取名“循环”,部分地表示了王韬的循环史观。他坚信,中国通过变法图强,能够再度崛起。《循环日报》仿照西方报纸体例,除星期日以外,每天出版。每天该报首栏要发表政论文章一篇。同一般性纯为牟利的报纸相比,王韬注意舆论足以影响群众的一面。《循环日报》的政论文章1883年曾单独结集出版。 王韬同时的报刊政论家尚有郑观应。郑观应曾参加过改良派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政治活动。他的政论文字多数发表在19世纪70至80年代香港的《华字日报》、《循环日报》和先后在北京、上海两地出版的《中西见闻录》等报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